大仲马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章 私生活的一页
    1. 阿黛尔的原型

    仲马以往的历史剧,都有一定的史实作依据。他写现代剧《安东尼》是否也实有所本呢?有的。仲马在《回忆录》中写道:“请读一读《安东尼》吧……我所经受过的痛苦,安东尼会向诸君述说的……安东尼就是我,只是我未曾杀人;阿黛尔就是她,只是她未曾出逃。”仲马在《安东尼》脱稿后给一个名叫梅拉尼·瓦多尔的女人的信中也这样说:“我的天使,在《安东尼》中,你可以发现我俩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不过这些事情只有我俩知道。因此它对我们并无妨害,公众什么也看不出来,而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往事的永恒记录。至于安东尼,我个人认为人们可能认出他来,因为这个疯子太像我了。”不错,仲马和梅拉尼,就是话剧《安东尼》中两位主人公的生活原型。但需要指出,仲马和梅拉尼之间的“许多事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仲马和梅拉尼的浪漫故事,发端于1827年。那时,公爵府秘书处小职员仲马正为崭露头角而发愤努力。工作之余,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为《落地镜》《浪漫主义年鉴》等几家刊物撰稿。《落地镜》月刊编辑部有个叫科儿德里埃·德拉努的青年,也是大革命时代一位将领的后裔,与仲马甚为投契。6月3日下午,德拉努邀仲马到开办在旧王宫里的一个文化中心去,旁听诗人和学者吉约姆·维勒纳弗的法国文学史讲座。那天,维勒纳弗的妻子、儿子和女儿都在场。散课以后,德拉努把仲马介绍给维勒纳弗一家,然后他们送这家人朝回家的方向——沃吉拉街走去。一路上,仲马与维勒纳弗的女儿梅拉尼挽臂而行,仲马有足够的时间探索对方的秘密。原来梅拉尼比仲马年长6岁;结婚已经5年;丈夫是上尉军官,在遥远的南方城市蒙托榜服役,只是偶尔来巴黎小住;他们有一个女儿。受父亲的熏陶,梅拉尼热衷于诗歌,并且在文学上颇具雄心壮志。她和仲马意趣相投,彼此热烈地交谈着,不知不觉已来到家门前,便热情邀请仲马和德拉努进去吃茶。

    从此,仲马成了维勒纳弗家的常客。他把自己写的诗篇、诗剧读给梅拉尼听。他也欣赏梅拉尼的诗作。但他对梅拉尼的欣赏,很快就不止于此了。他发现梅拉尼虽已31岁,却像少女般单纯而且温柔;虽略显瘦弱,却生着美丽的长发和讨人喜欢的暗蓝色眼睛。他开始迷恋梅拉尼,追求梅拉尼。他每日两次造访,几乎踏破维勒纳弗家的门槛。老维勒纳弗对女儿管教很严,甚至检查她的来往信件。不过,他有收藏文物的癖好,仲马不时献上的一纸父亲遗留下的文稿信札,特别是拿破仑给仲马将军的片言只字,他都视若珍宝,因此他对仲马的造访并不厌烦。梅拉尼的品行素来无可非议,但她的精神世界在本质上是浪漫的;她对远方武士的忠诚终于抵挡不住身边骚客的进攻。这年9月,亦即相识三个多月以后,梅拉尼成了年轻仲马的情人。

    梅拉尼为仲马的健美的体魄、热情的性格和横溢的才气所深深吸引,对仲马的爱恋始终十分强烈。在《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震撼巴黎,仲马一跃而为文坛巨子之后,她对仲马更增一层崇拜之情。仲马第一次朗读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就是在她家中,仅这一点就足以使她感到自豪。这出戏上演后,仲马经济宽裕了,除了在巴黎赛纳区给卡特琳娜·拉贝和他们的私生子租了一所小住宅,还在大学路25号给自己租了一套房间,阿道尔夫·德·勒万等一小批仲马的忠实朋友常来作客,巴尔扎克、雨果、维尼等举世瞩目的作家也偶尔光临。梅拉尼在那里操持一切,俨然是一位女主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既能够舞文弄墨,又善于社交的梅拉尼,固然比终日在工作台旁裁裁剪剪的缝衣女工更能满足仲马的虚荣心,但是梅拉尼另有一个合法的丈夫,此人随时可能回到巴黎,这又使仲马陷于嫉妒的折磨而不能自拔。在给梅拉尼的信中,仲马常常大声疾呼:“我无法设想另一个人占有你;不,在我看来你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的,而他的归来会毁掉这个幻觉……”一天,梅拉尼接到丈夫的信,说他已获准回巴黎度假,即将返抵巴黎。仲马立刻跳了起来。“我几乎发疯了。”他说。他连忙跑到陆军部,托朋友设法取消多瓦尔上尉的假期。他还向梅拉尼发誓,如果多瓦尔回来,他一定要同多瓦尔拼个你死我活。结果是,梅拉尼的丈夫没有回来,仲马没有发疯,更没有冒过决斗的危险。如此这般者不止一次。

    2. 一场疯子的闹剧

    仲马希望梅拉尼完全属于他,可是他自己的爱情却绝不是完全属于梅拉尼的。《亨利第三及其宫廷》排演期间,他曾与刚进入法兰西喜剧院跑龙套的年轻演员维吉尼·布比埃厮混。不过这并未影响他与梅拉尼的关系。梅拉尼的真正危险的情敌,是在《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上演三个月之后,七月革命爆发一个月之前,突然出现在仲马生活中的。

    1830年5月底,在一次文艺界举行的舞会上,名演员菲尔曼把一个自称贝尔·克莱勃萨默尔“小姐”的美貌的犹太女子引荐给仲马。那女子是菲尔曼在一次巡回演出中发现的,她曾在外省扮演过《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中的吉兹公爵夫人,此来想在巴黎找一个演员的职位,希图仲马运用他的影响予以襄助。仲马后来这样描绘过贝尔·克莱勃萨默尔:

    “煤玉似黑色的头发,天蓝色的深邃的眼睛,米罗的维纳斯女神一样挺直的鼻子,珍珠般晶莹的牙齿。”仲马向以助人为乐;无奈巴黎各剧院招募演员的季节早在4月份就已过去,他实在无能为力。不过,他从结识之日起就发动的追求克莱勃萨默尔的攻势却进展很快。三周后,这位犹太女子成了他的新的情人,温柔乡就设在大学路紧邻仲马住所的地方。事有凑巧,仲马刚获新欢,毫不知情的梅拉尼就随同母亲去旺岱省——她家在那里有一处产业。仲马无所顾忌,朝朝暮暮与克莱勃萨默尔两情缱绻。不仅美貌,而且聪明的克莱勃萨默尔,不消多久就把仲马置于自己的深刻影响之下。

    没有不透风的墙。身在旺岱省的梅拉尼得到了关于仲马近况的“情报”,顿生醋意。她在给仲马的一封封信里又是哭告,又是撒泼。仲马不得不用假话来抚慰她:“你不必因她而不安了,我与她一刀两断,你可以相信我。”可是,梅拉尼于9月下旬回到巴黎时,却发现仲马与新情人仍打得火热。在母亲的怂恿下,一天,梅拉尼甚至去找她的情敌大闹了一场。仲马以断绝关系相威胁,更使她恼怒。梅拉尼决定自杀。她在一篇罗曼蒂克味儿十足的绝命书中要求向仲马索回“我的信”、“我的画像”、“我给他买的表”、“他的铜质像章 ”等等,嘱咐将这一切“同我一起埋葬在伊弗里公墓”。梅拉尼定下的自杀日期是1830年11月22日。顺便说一句,在此之后她又活了41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