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一章 圆桌会议
    也许甘地的确感到自己老了,也许甘地已经看到自治仍在国大党内占了绝对优势,也许甘地确实觉得已过花甲的长者应该全力扶持年轻人主持工作,他一再在国大党的会议上提出国大党应该由贾瓦拉尔·尼赫鲁 (一般称 尼赫鲁)担任党的主席。尽管他十分清楚尼赫鲁在英国受的教育,对印度情况不甚了解,他的立即独立的主张显现出幻想成分,但是甘地了解这位年轻人,他的工作热情高,对祖国、对民众有感情,而且又多次经过铁窗烈火的考验。尽管这位年轻人对甘地的土布运动不太理解与热心,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出现过重大分歧,但是甘地决心已定。

    在1928年9月国大党勒克瑙工作委员会会议上,甘地的提议终于被大会通过。

    尼赫鲁对甘地是尊重的。这段时间甘地总是避开政治,坚持周游各省,访问每一个重要的县,每一个重要的城市,也访问偏僻的农村,忠心耿耿地宣传他土纺土织的主张。1929年,甘地正在联合省宣传土布精神,尼赫鲁专门陪他一个星期。

    据尼赫鲁回忆说,甘地每到一处都轰动了许多群众,需要事先作出很好的安排,才能实现甘地的计划。特别是在东部地区的多拉克浦,来看甘地的群众总是人山人海,每天集会都在十万人以上,每几英里就有数万群众站在路旁等着这位圣雄。甘地演讲,其实很多人都听不到,但是他们能亲眼目睹到圣雄的尊容就已经够满足了。这些场面使尼赫鲁既惊奇也感动。

    这时的甘地已经60挂零,貌不惊人,总是赤着身子,系着土织腰布,他的高贵和庄严的风度,他那从容不迫表现出来的谦逊的风采,形成了他的力量和权威,使别人不得不对他表示尊重和敬仰。他那宁静深沉的目光,总是能够对事物作出深刻的观察,他那清脆和善的声音,总是使人感到沁人心田,引起共鸣。不管他的听众是100人还是10000人,都能够与甘地息息相通。

    在今天这位老者身上,我们再看不到那种萎萎缩缩、前言不搭后语的年轻律师的影子了。他只要一开口,就能使听众着迷,他善于雄辩,但绝不靠他美丽的辞藻,他语言简单中肯,思想深刻,思维敏捷。他永远以内心精力充沛的印象,给群众以安慰。他以他真诚的人格力量争取人,并且有效地解除反对者。

    甘地的提议尼赫鲁出任国大党的主席已获通过,但是在国大党内部却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和接受。甘地便耐心地向这些人解释。他说:“把权力转到年轻人手里,不用担心,像我这样不中用的人还掌握权力,那才是可怕的。有人觉得他太激动,但是我觉得他有战士般的冲动,也有政治家的谨慎。把权力交给他,国家是安全的。”

    甘地真心诚意地支持这位年轻人。甘地在向青年演讲时,告诫他们说,他们正在面临考验,并叫他们把尼赫鲁的当选作为自己工作的贡献。

    现在大家都在为印度的独立进行工作和斗争。在国大党内,出现了自治领地位派和完全独立派之间的分歧。甘地和尼赫鲁的感情产生了共鸣。甘地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如果真正的自治领地位能成为事实,如果英国人方面的想法真正有了转变,真正希望看到印度成为一个自由和自尊的国家,而在印度的官方当局又是有真诚的服务精神,那么我就可以等待实现自治领地位的宪法。我的自治领地位的概念包括这样的意义:要是我愿意,我现在就能够和英国人绝断关系。”

    同期尼赫鲁在拉哈尔代表大会上作主席致辞时也说:“独立的意义,对我们来说,就是从不列颠的统治和不列颠的殖民主义压迫下完全解放出来。一旦获得自由以后,就毫不怀疑印度对于建立世界合作和联合的一切意图都会表示欢迎,甚至同意把自己的一部分独立献给一个使印度享有平等成员权利的大团体。”

    正是有了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基础和感情上的默契,他们都同意执行1929年12月加尔各答代表大会关于完全独立的决议,并着手准备。

    甘地在这次大会上说:“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新纪元。完全独立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长远目标。”

    工作委员会号召把1930年1月26日作为独立日,并掀起一个光辉灿烂的群众示威游行。民族独立的号角已经吹响。

    1月26日,印度城乡竞相庆祝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尼赫鲁发表了鼓舞人心的《独立日誓辞》。这份文件不仅对外国统治者的罪行进行了强有力的控诉,而且号召国内的爱国青年和全国人民勇往直前,直到殖民统治的最后一点痕迹被消灭为止。这天清晨,数以万计的群众分别在孟买和加尔各答举着“非暴力”的标语,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各村中也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在村庄进行和平示威。特别是孟买,当天还有10万工人举行罢工加入了游行队伍,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参加游行的人们非常激动,不少人眼睛闪着泪花。从此,这一天被视为独立日。

    英国政府对国大党的重大决议和游行活动置之不理。于是人们又把目光移向甘地,不知这位非暴力运动的领袖下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自从甘地在拉哈尔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民族的政权目标是获得完全独立时,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他又将领导人民对英国的统治进行新的斗争了。

    果然没有辜负民众的期望,甘地在时隔独立日仅四天,便向总督欧文提出了11点要求。他说,如果英国给以自治的实质,即使不给以表面的形式,他就准备停止非暴力抵抗运动。他提出的11点要求如下:

    1.彻底禁酒;

    2.恢复每卢比一先令四便士的汇率;

    3.减低地税50%;

    4.削减军费,最初至少削减50%;

    5.英国官员薪金减少50%;

    6.对外国布匹征收保护税;

    7.制定保留沿海航行权力的法章 ;

    8.释放一切非暗杀罪或非图谋谋杀罪的政治犯;9.取消或接管罪犯调查所;

    10.发给自己武器执照,由群众进行监督;

    11.废除政府的食盐专营法,取消盐税。

    甘地由此再次发动并组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首先针对印度政府的食盐专卖权。在这之前,甘地照例告诉印度副王,他要采取行动,抵抗事实上剥夺了穷人使用食盐的食盐法。当时这位副王以嘲弄的态度一笑置之。3月12日,甘地率领从真理学院挑选出来的78名男女敢死队成员开始了24天向丹迪城海滩进军的大举动。这位身材矮小、身着粗腰布、手持竹拐杖的圣人和他的队伍沿途对各地群众宣传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意义和目的。

    甘地所到之处,再次出现历史空前的状况,沿途各村的村民们成群结队地赶来,跪在圣雄所经过的路旁,以无限崇敬的心情等待着他的到来,甘地的身影刚一出现,人们便群起欢呼,情绪极其高昂。三个星期之后,甘地一行到达海滩,4月6日这天早晨在祈祷之后,大家跳进大海举行宗教洗礼。甘地高高地举起一把海盐,发表演说:“只要不怕坐牢,人人都可以自制食盐。

    如果我被捕,希望大家能够前仆后继,为自由奋斗到底。”甘地的行动,很快传遍全国,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对食盐法的挑战,同时引起了政府的极大不满。

    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卡拉奇发生了警察扫射事件,全国各地则都发生警察用了棍棒殴打示威群众事件。游行集会受到禁止。群众对外国布店和酒店进行严密监视,加以报复。

    人民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斗争的烽火越来越猛烈。4月18日,希塔曼的警察军械仓库受到袭击。在白沙瓦,革命的浪潮达到了高峰,示威游行规模更大,当游行领袖被捕后,成千上万的群众蜂拥而至包围了拘留所。英国当局出动了武警装甲部队威吓愤怒的群众,群众顽强反抗,当场烧毁一辆装甲车。英军向无数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扫射,还派来了空军机动部队,对示威群众进行疯狂镇压。他们的理由是,被捕的游行领袖加法尔·汗是“红衫党”

    领袖,而“红衫党”以镰刀斧头为标志的,他组织的游行实属“分子”的活动。在几周内,全国有10万余名男女包括一些国大党领导和党员被投入监狱,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在白沙瓦,两个排的印度籍士兵拒绝向示威群众开枪,也遭到血腥镇压。

    非暴力抵抗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专做冒犯政府法律的事情。英国人很恼火,总督多次颁布针对非暴力抵抗的禁令,但是很难奏效。

    5月4日午夜,刚睡不久的甘地被3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逮捕,押往耶拉伏达监狱。

    “甘地被捕了!”

    人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一场风暴更加猛烈地席卷全印。孟买约五万纺织工人、铁路工人举行罢工,在甘地被囚禁的浦那,一些正义之士为了甘地的被捕表示抗议,毫不犹豫辞去了很体面的职务和工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各地游行示威和罢工罢市人数更多,规模更大,与此同时警察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镇压,开枪杀人捕拿无辜。西北边省动用了军队、飞机和坦克镇压游行示威的群众。6日,500吨炸药被残忍地投掷到帕坦居住区。但是,越是镇压,人民越是奋起抗争,红衫党人数本来只有二三百人,一下子发展到近八万人,旁遮普在血腥的镇压下诞生了一个“自由党”。甘地的儿子曼尼拉尔·甘地在斗争中逐步成长,带领群众赶往孟买附近盐场冒死抢盐,结果被捕。6月5日,也就在甘地日那天,国大党在阿拉哈巴拉召开会议,进一步强调按照甘地的11点要求坚持斗争,并呼吁印籍军警放下刀枪,站在同胞一边,参与印度独立自治斗争,为自己争取一个光荣的经历。同日,孟买又有近七万工人罢工游行。这一时期尼赫鲁父子先后被捕。

    总督眼见天下大乱,失去民心,局面无法收拾,便有意放出风来,表示自治领地位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并决定授权贾雅卡前往狱中与甘地和尼赫鲁父子谈判,同时,准备召开圆桌会议。7月23日,贾雅卡来到耶拉伏达监狱,谈判可以,但是要无条件释放政治犯。并致信尼赫鲁父子,表明自己的态度,请尼赫鲁先生定夺。与此同时另一名代表总督的特使则在内尼监狱与尼赫鲁父子晤面。但是尼赫鲁父子拒绝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们要得到工作委员会和甘地的态度才能表态,随后父子两人给甘地也写了一封信。

    为了便于谈判,政府把尼赫鲁父子从内尼监狱转移到耶拉伏达监狱,好与甘地以及同囚在此狱的奈都夫人一起同总督特使会谈。从8月10日起,谈判三天,甘地等四人共同签署了一份公开信,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低条件,即承认印度有脱离英国的权力;同意按照印度人民的意愿建立对印度人民负责的、受印度人民信赖的政府。总督断然拒绝这些要求,并且在谈判之后,将国大党主要领导全部捕捉。这时国大党开始转入地下活动。尽管如此,国大党一直也未放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城市罢工不断,焚烧洋布的活动不断,农民的抗税活动不断。强行镇压对于今天已经觉悟过来、敢于反抗的印度人民,已经没有多大效力了。政府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