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艾森豪威尔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艰难岁月(2/2)
    东条英机这位战争狂人,为了污辱美国人,原准备把麦克阿瑟生擒后,弄到东京游街示众,不料麦克阿瑟却溜之大吉了。为此,他恼羞成怒,随即命令本间将军再次发动声势更大的进攻。4 月2 日,夜幕降临时,五万名日军已集结待命,准备大举进攻。在他们后边,150 门大炮、榴弹炮和追击炮,准备进行这次战役开始以来最猛烈的炮击。在前线的另一边,是78000 名饿得发慌的美军和菲律宾军,其中只有27000 人是列为“有战斗力”的人员,而这些人中间,却有3/4 的人因患过疟疾而身体虚弱。第二天,4 月3 日10点钟,炮击就开始了。在日军强烈炮火的攻击下,美军和菲军乱作一团,纷纷弃阵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岭,有的则沿着海岸公路跑。到处是混乱,这些精疲力尽的人在恐怖的驱策下迈动着脚步。

    在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4 月9 日,吕宋部队司令爱德华·金少将率部投降,76000 名美军和菲律宾军作了日军的俘虏。科雷吉多尔要塞守到5 月6 日。到了7 日深夜,美远东军司令温赖特将军通过马尼拉电台命令菲律宾所有的美、菲军队无条件投降,拒绝投降者以逃兵论处。尽管如此,棉兰老岛的36000 名军队,只有7000 人(主要是美国人)向日军投降,其余29000 人拒绝服从命令,带着武器上山打游击去了。至此,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菲律宾所有重要的城镇和港口,菲律宾人民在领导下,进入艰苦的抗战阶段。

    面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悲惨处境,艾森豪威尔痛苦不已。在这支美国驻军中,他个人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他也对他曾经帮助建立的菲律宾部队的失败负责。最难以忍受的是麦克阿瑟的指责,他说陆军部有意牺牲菲律宾群岛,而最使他痛心的是,这个指责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他本人也是深感无能为力的。

    在这期间,艾森豪威尔虽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但他的工作非常繁忙。

    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星期天。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最使他心烦的是,每天从前线收到的都是令人沮丧的失败消息。他想上战场,和部队在一起,不愿意坐办公室。他抱怨说:“天啊,我多不愿意按照任何迫使我依赖别人的方式去进行工作。”对于整个战时华盛顿的情况,他说:“这里常常高谈阔论,拍桌子,但是没有几个实干家。他们轻率地预先宣布结果,而且虚张声势,但是结果常常没有实现,而做实际工作的人却倒霉。”

    3 月10 日,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戴维·艾森豪威尔老人去世。他的儿子不能前去奔丧,仅仅有时间把这一件事记在日记上。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写道:“战争并不是温情脉脉的,没有时间去沉溺于甚至是最深沉。最圣洁的感情中。”那天晚上,他在7 时30 分停止工作。他说:“我没有心情在今晚继续工作。”3 月12 日是在阿比伦举行葬札的日子,他把办公室的门关了半小时,来悼念他的父亲和写一篇悼词。他称赞父亲“诚实、朴素、勤劳”的高尚品质,和“不好表现、谦逊和沉着的举止”。“我以他是我的父亲而感到光荣,”

    艾森豪威尔写道,“要让他知道我爱他有多深,总是那样困难。”

    艾森豪威尔感到精疲力尽。他对于他的国家对这场战争毫无准备,对麦克阿瑟和海军金上将进行这场战争的方法,对陆军部把他拴在华盛顿,感到愤怒。有一天他几乎对马歇尔大发脾气。他在日记上写道:“想到战争中在华盛顿消磨时间,又一次失掉作战机会,气得使人发疯。看来是太不公平了。

    马歇尔的冷漠、不近人情的态度使人更为恼火。”他咒骂马歇尔捉弄他,咒骂战争和他的运气不好。第二天早晨,艾森豪威尔读了自己写的日记,摇摇头,把它从日记本上撕下毁掉了,他发誓遇事要沉着冷静,绝不要放纵自己。

    过了一个星期,马歇尔推荐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将(临时任命),实际上马歇尔一直在提拔艾森豪威尔,不断加重他的责任。1942 年1 月,这位参谋长带着艾森豪威尔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出席与英国举行的第一次战时会议,并交待艾森豪威尔草拟表明美国对于全球战争的组织和战略的基本立场的文件。2 月中,他派杰罗将军回到战场去指挥一个师,任命艾森豪威尔为作战计划处长,从而艾克成为他的主要制订作战计划的军官。3 月9 日,作为重建陆军部的一部分,作战计划处改为作战处,职权扩大,艾森豪威尔担任处长,作战处有107 名军官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参谋人员,尽管工作努力,但前方战局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在南亚,日军占领菲律宾后,又侵占了荷属东印度。就在爪哇投降的第二天,日本夺取了仰光,切断了滇缅路的入海通道。用澳大利亚外交部长赫伯特·伊瓦特博士的话来说,当时的局势“简直绝望了”。日本的太阳旗真的在南洋各地升起来了。不到半年日本侵占的领土已达380 万平方公里,超过日本本上面积的十倍多,人口达15000 多万。而这些地方的安全,原来多半是靠大英帝国的力量来维持的。目前,这个传统的力量在苏伊士以东显得异常脆弱。当时美国的困境,是罗斯福做梦都想不到的。

    在那个时期,海上的运输情况也十分不妙。向苏联输送军需品,以及向英国运送军火和支援非洲与中东的作战,由于大西洋战争的新发展而严重地复杂化了。1 月中旬,德国向美国发动攻势。德国在这一方面唯一适用的武器就是潜水艇,它现在已成为十分令人恐怖的有效武器了;而防御办法的差劲实在是令人寒心。德国潜水艇竟然钻到可以望见纽约百老汇光芒的地方,在距离东海岸几百码的范围内,击沉了许多船只,使美国蒙受了重大损失。

    损失的数字从这多灾多难的冬季所公布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来。德国潜水艇在一、二月份,在大西洋击沉了132 艘轮船。这种损失的意义在哈佛大学历史教授莫里森从一本海军训练手册中摘引的材料里,可以得到深刻的说明:“德国潜艇1942 年在我们大西洋沿岸肆虐的恶果,有如我们最大的6 个战备工厂遭到怠工者摧毁后所引起的全国性灾难..如果一只潜水艇击沉两艘载重6000 吨的轮船和一艘3000 吨的油船,我们的全部损失大约像下面的统计:坦克42 辆,六英寸口径榴弹炮8 门,弹重25 磅炮88 门,弹重两磅炮40 门,装甲车24 辆,履带式小型装甲车50 辆,弹药5210 吨,步枪600 支,坦克补给品428 吨,军需品2000 吨,汽油1000 桶。”

    艾森豪威尔对海军不够重视大西洋战争生气,他曾多次向罗斯福总统和国防委员会建议,加强陆海空兵种的协作,采取积极、灵活的进攻战略,改变目前到处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是,令人伤脑筋的事还不只这些,恐日病、害怕战争、机构不灵等所引起的混乱也足够使人犯愁。最典型的一次是,当一艘德国潜水艇在圣巴巴拉附近的海面出现,向一个牧场发射了几发炮弹之后,南加利福尼亚州又发生了另一次骚动。洛杉矶附近忽然响起空袭警报。

    驱逐截击机行动起来,高射炮砰砰地作响,结果是一场虚惊。可是,好像陆、海军在一次麻烦之后还嫌不够劲,出事的第二天晚上,华盛顿竟然响起两次空袭警报。这样一来,罗斯福总统才不得不直截了当地质问陆军部,到底是谁负责放空袭警报,又是谁负责向报界解释这几起事件,并让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这类荒唐行为。

    正是在灾难一个接一个、不愉快的事情连续发生的日子里,英国首相丘吉尔于圣诞节前夕抵达华盛顿。这位精力充沛的政治家一来到美国首都就到处发表演说。他对美国议员们说:“我们并无窥测未来奥秘的天赋;但是我仍然要声明,我的坚定不移的希望和信心。这就是在未来的岁月中,英美两国人民,为了他们本身的安全,也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将要庄严、正直与和平地并肩前进。”

    圣诞节过后,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与以罗斯福为首的美政要员,举行了以“阿卡迪亚”为代号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联合指挥体制,即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总部设在华盛顿。“确定希特勒是主要敌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暂时必须是一场固定阵地的战争,目前主要是阻止日本人的进攻。”为了便于联合作战,统一对敌,会议还决定在太平洋地区建立abda(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联军司令部,由英国韦维尔将军任总司令。

    “阿卡迪亚”会议持续了两周。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家宣言》,对加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有着重要的作用。

    艾森豪威尔参加了“阿卡迪亚”会议,他和英国总参谋部的将军们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他对世界战局情况的介绍和分析,给罗斯福和丘吉尔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会后,马歇尔让艾森豪威尔起草发动第一次进攻的计划。

    艾森豪威尔把2 月份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件工作上。他的总的看法是简单明了的:“我们必须使苏联打下去,并且守住印度。然后我们准备好通过英国打垮德国。”他主张动作要快,因为德国人肯定在1942 年春将对苏联发动另一次攻势,英美应在西欧尽快地开辟新战场。

    “如果要快,那么向哪里呢?”艾森豪威尔建议“向西欧进攻”。他指出当前盟国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船只;而进攻西欧的海上路线是最短的。无论如何,必须维持驶往英国的海上通道,因此不要分散护航的军舰。他强调,美军在英国建立基地这件事本身,将对法国沿海构成威胁,从而迫使德国保

    持并增加他们的防务。西欧的铁路和公路网“比可以对敌人发动进攻的任何地区中可通行的铁路和公路网都优越”。英国已经有着空军大部队可以起飞作战以取得空中优势的一些机场,这是进行成功的攻击必不可少的条件。

    到了3 月下旬,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参谋人员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具体计划,代号是“围捕”,计划要求有一支5800 架作战飞机的空军,和最后总数达到48 个步兵师和装甲师的部队,其中半数是英国的。在1943 年4 月1 日对塞纳河口东北,勒阿弗尔和布仑之间的一段法国海岸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应在海岸沿线发动突然袭击和空袭以扰乱德国人。

    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把艾森豪威尔的计划递呈罗斯福。美国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这个计划,并要马歇尔飞往伦敦,取得英国的同意。

    马歇尔4 月7 日动身,在伦敦举行了为期六天的会议。英国最后同意了“围捕”计划,虽然马歇尔归来时告诉艾森豪威尔,很多英官“持保留态度”。

    艾森豪威尔在他日记中写道:“我希望,经过几个月由于这种分歧而引起的斗争后,终于我们全都肯定地保证接受同一个作战概念。如果我们能在主要目的和目标上意见一致,我们的努力将开始协调一致,我们就不会只在黑暗中摸索。”

    为了便于贯彻实施这一计划,5 月23 日艾森豪威尔前去英国实地考察。

    在英国的十天中,艾森豪威尔与英国各界人士,特别是与军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6 月8 日,他将一份对欧洲战区司令的指示草稿呈交马歇尔。欧洲战区(european theatre of opera-tion )是艾森豪威尔为伦敦司令部所起的名字。艾森豪威尔极力主张“战区司令应实施绝对统一的指挥”,战区司令应组织、训练和指挥派往该战区的美国陆、海、空部队。艾森豪威尔把草稿交给马歇尔时,他请求参谋长仔细研究,因为这份草稿可能成为进一步进行战争的一个重要文件。

    马歇尔接过这个文件,思索了片刻,然后问道:“艾森豪威尔将军,你认为谁担任欧洲战区司令合适?”

    “我认为麦克纳尼将军最合适。”艾森豪威尔说,“我知道他以前在伦敦工作过几个月,对英国三军军部的工作非常熟悉,并在那里还结识了许多军政要员。此外,很明显,从大不列颠发动最初的军事行动将限于空中袭击,因为从进攻计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强大的空军部队建立后的初步行动,将是发动一场持久而猛烈的轰炸战役。最后,我知道,麦克纳尼将军坚决相信,空军有力量使盟军从陆地进攻法国成为可能。”

    但是,总参谋长没有接受这个推荐。过了三天,马歇尔将军经总统兼三军总司令罗斯福批准,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欧洲战区总司令。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