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岸边发奇念,说啥也要登仁川;
出奇制胜挽危局,威克岛上出狂言。
话说到1950年8月初,朝鲜战争开始处于胶着状况。在8月上、中旬,朝鲜人民军曾一度渡过洛东江,对美、韩军队"釜山防御圈"进行了猛烈攻击,突破其阵地多处。但在美国空军掌握着绝对制空权和守军兵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人民军的攻势终于被阻止了。到8月底,"釜山防御圈"内的美、韩军队已达17.6万人,而人民军为9.8万,兵力对比几近2:1,坦克之比则为6:1(600辆对100辆)。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军于8月31日再次强渡洛东江发动釜山战役,不断冲击美、韩军队的防线。但是,美、韩军队很快组织反击,双方进行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一时你来我往,难分胜负。美军之所以在绝对优势情况下被动挨打,一蹶不振,这多半与他们的士气低落有关。一位美军下士曾对记者说:"为我的祖国而战,我没说的。为这个鬼地方打仗,我真他妈的不知道为的是什么。"他说出了釜山成千上万美军士兵的心里话。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麦克阿瑟则正在准备实施他久己梦想的仁川登陆作战。
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的想法始于他6月29日的汉江之行。当时人民军已攻克汉城,进抵汉江北岸。麦克阿瑟站在南岸的一座小山上,联想起他曾在莱特岛实施的奥尔莫克登陆,"脑子里描绘着能够对付现在绝望情况的唯一方法就是投入美国陆军,而实现转败为胜的唯一战略机动乃是实施仁川登陆。"回到东京后,他即命令参谋长和作战部长研究制订实施这一设想的方案,并取名为"蓝心计划",准备由第1骑兵师于7月22日前后实施。但由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第24师无法阻止人民军南下之势,华盛顿方面又拒绝给予大量增援,从而迫使麦克阿瑟不得不于7月10日取消"蓝心计划",而将第1骑兵师也派去阻止人民军南进。这以后,麦克阿瑟又考虑使用华盛顿答应给他的暂编第l陆战旅和第2师实施仁川登陆,时间定在9月中旬,代号为"铬铁计划"。上述增援部队将先在日本的神户上陆,做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7月23日,麦克阿瑟第一次向华盛顿报告了其登陆作战的设想:"计划在9月中旬进行的作战是在敌军战线后方的两栖登陆战,由一个包括两个师兵力的军所担任,目的在于同第8集团军在南面的反攻相配合,包围和摧毁敌军。"至于具体计划及登陆地点,他没有说。他不愿向参谋长联席会议透露计划详情,怕他们知道得太多而使该计划有被否决的危险。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不久前就曾公开宣称,两栖登陆作战方式已经过时,再也不会出现这类行动的成功例子了。然而,朝鲜战场的形势再次迫使麦克阿瑟改变他的计划。7月下旬,美、韩军队仍阻挡不住人民军的推进,开始向洛东江一线溃退,大有被赶下朝鲜海峡之势。而仁川登陆的前提是确保釜山这块反攻基地,即只有保住釜山,在其正面牵制住人民军的主力,才有可能考虑仁川登陆。因此,麦克阿瑟为增强釜山的防御,不得不紧急命令正在海上航行的准备用于仁川登陆的部队"直航釜山",增援第8集团军。这样,麦克阿瑟为实现他的"汉江之梦",不得不再次要求增援,以重新组织兵力。
8月上旬,正值艾夫里尔·哈里曼奉杜鲁门之命,在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等人的陪同下来东京向麦克阿瑟解释美国的远东政策。麦克阿瑟利用这个机会,按李奇微的话说,充分发挥了他"那很强的说服力、自信心、雄辩的口才以及提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时那种高超的技巧"。在会谈期间,他用了两个半小时阐述了自己关于朝鲜战争的总计划以及完成这项计划所必需的条件。他对哈里曼说:"我不相信像美国这样一个大国不能给我提供我所要求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增援。你告诉总统,如果他答应给我这些增援,我就趁9月15日涨潮时在仁川登陆,把登陆部队当作锤子,把第8集团军当作钻子,我要粉碎并消灭北朝鲜的军队。"他的话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都表示支持他,并保证回国后做说服工作,尽快满足他的请求。哈里曼事后说:"我们的政府应当把麦克阿瑟将军作为一大国宝加以器重,他确实是个国宝。"
直到这时,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才知道麦克阿瑟的登陆作战地点是在仁川,这位他们感到非常不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成员柯林斯陆军参谋长和谢尔曼海军作战部长等人从兵力运用、战略协同、时间选择、船只调配以及仁川的地理、地形、水文、海象等等方面,都对仁川登陆成功的可能性表示怀疑。随着预定登陆日期的临近,麦克阿瑟还不提供计划的详情,这使他们愈发担心起来,再也坐不住了。于是,8月20日,布莱德雷派柯林斯和谢尔曼前往东京与麦克阿瑟磋商,讨论仁川登陆的可行性。麦克阿瑟写道:"他们到达后马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与其说是来商谈,不如说是来劝阻。"
8月23日下午,麦克阿瑟和柯林斯、谢尔曼在他的总司令部举行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他的参谋长阿尔蒙德,海军司令特纳·乔埃、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第1陆战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以及司令部中的其他主要军官。对麦克阿瑟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会议,关系到他的梦想能否成真。他必须通过这次会议战胜几乎所有的对手,像1944年他在珍珠港"舌战群儒"那样。会议一开始,他的计划便受到海军方面论据充分的强有力挑战。他们指出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认为仁川不适宜登陆作战。原因是,仁川是朝鲜最劣质的港口,那里潮差很大,最大差度超过10米。落潮时形成一片泥滩,海岸向外延伸到3.2公里,此时要进入仁川港必须经由在泥沙之间留下的一条狭窄弯曲的航道("飞鱼航道")。该航道便于布设水雷,一旦有一艘舰船被击沉,整个航道就会被完全堵塞。因此,登陆只能利用傍晚满潮时直接在仁川港码头进行,但满潮只有两小时,两小时后潮落时,多数用于攻击的舰艇就将搁浅在泥滩中而成为岸上炮火理想的打击目标,直到第二天早晨潮水再来时,它们才能重新浮起来。而且,在两个小时内能够运上岸的物资装备将是有限的,这之后,登陆部队便得不到增援,难以顶得住敌人的夜间反击。另外,登陆部队还必须攀上五六米高的岸堤向市中心进攻,而那里的每一座建筑物都可以作为敌方的坚固抗击据点。海军计划人员陈述完上述意见后,谢尔曼总结道:"如果把一切可能的地理上的和海军方面的不利条件都列出来的话,那么仁川是样样具备的。"
接着,柯林斯阐述了陆军部的意见。大意是,仁川距离釜山战场太远,对那里的敌方不能产生必要的直接威胁。要想成功地实施这一登陆作战,势必要从目前已十分吃紧的第8集团军防线上抽出第1陆战旅,其结果将可能使那里的防御圈崩溃。另外,即使能够占领汉城,但能否与240公里外的第8集团军取得联系也是值得怀疑的。最后,他提出一个放弃登陆仁川,而改在仁川以南36度纬线附近的群山港登陆的代替方案,理由是:"群山距现在的战线很近,也没有像仁川那样的地形和海象方面的障碍。"谢尔曼表示同意柯林斯的方案。所有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仁川登陆计划必定要天折了。该轮到麦克阿瑟发言了。他稍等了片刻以集中他的思路。
他回想起他父亲从前对他说过的话:"道格,军事会议产生胆怯心理和失败主义。"这时,室内气氛异常紧张,阿尔蒙德在坐位上不安地移动着身体,不知道麦克阿瑟将何言以对。终于,麦克阿瑟开口了。他首先谈到,北朝鲜军队的主力正用于围困第8集团军,在仁川必然没有充分的防御准备。有关不能实施仁川登陆的论点,在他看来"恰恰有助于保证出奇制胜的效果",而出奇制胜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极重要因素。为此,他还列举了两个战史上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承认海军提出的关于潮汐、水文、地形以及自然方面诸多不利条件的意见确实是实质性的和中肯的,但他认为这些不是不能克服的。在上次大战中,他指挥下的海军就曾在几乎相同的困难条件下多次发动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至于在群山登陆,它的确可以排除许多仁川方面的危险性,但它收不到彻底包围的效果,也不能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和破坏其物资基地,因此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而只能做到与沃克的左翼部队取得联系。换句话说,它只不过是去帮助沃克坚守阵地,但那对战争毫无益处,只能付出高昂的代价,达不到什么目的。而与其运用这种间接的代价高昂的办法,还不如直接派部队到沃克那里去。但若在仁川登陆,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它将切断敌人脆弱的拉得很长的补给线,夺取其物资中转站汉城,从而使对方的补给系统及战斗力陷于瘫痪状况,使孤立无援的敌军完全瓦解,这才是对釜山最好的支援。他最后保证说:"假如我的判断不正确,遇到使我处于无法应付的被动防御局面,那我本人将亲临现场,在我们的部队惨遭失败之前就把他们撤下来。那时唯一的损失将只不过是我个人职业上的名誉。但仁川之战不会失败,它必将取得胜利。"
麦克阿瑟讲完了,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后谢尔曼站起来说道:"谢谢你,这真是伟大事业中的一个最强音。"这句话可以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谢尔曼被完全说服了,另一种则只是对麦克阿瑟的辩才表示赞赏。从乔埃后来的记述中,后一种解释似乎更有可能,因为乔埃说,除了谢尔曼外,在场的其他人几乎都被说服了。其实,柯林斯也并未完全解除疑虑,在得知麦克阿瑟已准备了群山替代方案后,才多少有些放心了。会后,谢尔曼又同麦克阿瑟进行了一次私下会谈,还是想让他改变主意,但麦克阿瑟决心已定,坚持不让。当谢尔曼从麦克阿瑟的办公室出来时,他向乔埃说:"但愿我也有同那个人一样的信心。"
这次会议曾被惠特尼形容为"美事史上最重要的战略辩论之一"。它完全可能导致另一种结果,但最终还是麦克阿瑟的战略取得了胜利。然而,要是麦克阿瑟以为他的计划再不会受到怀疑,那他就错了。布莱德雷在听取了柯林斯和谢尔曼的汇报后,仍然心神不宁,总觉得这个孤注一掷的计划太冒险,它将投入美军的大部分预备队,弄不好就会鸡飞蛋打,而且可能导致中队介入,那样的话,这场战争就会变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灾难。但考虑到麦克阿瑟计划周密,论据充足,合乎逻辑,且信心百倍,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是在8月29日批准了仁川登陆计划,但指示只能"在判明仁川附近的敌人没有充分防御准备的条件下"实施。第二天,麦克阿瑟口头下达了实施仁川登陆的作战命令。
恰在此时,战局突变。朝鲜人民军发起釜山战役,多次突破敌人防线,迫使沃克将军的司令部于9月5日撤到釜山附近。马上就有人预测:"沃克在釜山呆不住了。"同一天,担心沃克顶不住、不能参加反攻的布莱德雷致电麦克阿瑟:"根据战况,我看有必要对计划加以变更。"第二天,麦克阿瑟复电称"没有必要改变计划",并向登陆部队正式下达了书面作战命令。9月7日,布莱德雷再次致电麦克阿瑟:"我们要求你估计一下计划中的行动若如期发动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胜利的希望。"这封电报大大激怒了麦克阿瑟,他认为在一切已基本准备就绪的时刻还提出这样的疑问,一定是华盛顿当权者中有人慌了手脚,或是因担心这次行动万一陷于困境而预先为推卸责任做准备。他马上回电:"我认为这次行动的胜利是极有把握的。我进一步相信它体现了从敌人那里夺取主动权并由此提供予敌以决定性打击的唯一方法。如果不这样做,那将使我们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逐步消耗而定局未卜的战争,因为敌人集结和增援部队的潜力远远超过我们。……从北方进行包围必将立即解除南方环形防线所受的压力,实际上,这是我们能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而且,从北方实施包围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第10军与第8集团军的迅速会合,而在于彻底打乱目前正在南朝鲜作战的敌军的后勤供应,最终导致他们的瓦解。我们两支部队的迅速会合虽然将戏剧性地象征敌军的彻底崩溃,但这并不是这次作战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报发出后,他急切地等待着答复,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天,回复终于来了:"我们同意你的计划,并如实向总统作了汇报。"据此,麦克阿瑟猜测那个慌了手脚、企图进行干预的人就是杜鲁门。
现在,关于仁川登陆的争论总算结束了。实际上,华盛顿方面对此一再犹豫不决不是没有道理的。麦克阿瑟在说明其计划的可行性上唯一可以用来辩护的理由是,相信人民军不会想到他会在那里登陆,因此必然没有充分的防御准备,这样就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人民军的确是那样判断的。假如万一那里有充分的抗击准备,这次作战将很可能遭到惨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赌博,完全是一厢情愿的仅凭经验和感觉行事的赌博。据乔埃回忆说:"麦克阿瑟也完全知道这次作战是一场赌博,他私下对我说,'仁川登陆的取胜希望非常渺茫。然而,我正在学习惯于赌胜。"'麦克阿瑟喜欢冒险,人们可以回想起,早在1944年2月他在进攻洛斯内格罗斯岛时也打过这样的赌。
根据部署,仁川登陆将由新组建的第10军实施,下辖美军第1陆战师、第7师、特种工兵旅、南朝鲜军第17团和陆战团及其他辅助部队,由麦克阿瑟的参谋长阿尔蒙德少将任军长。上述部队于8月中旬开始集结,9月初登船,9月10日~12日从日本的神户和横滨相继出航。整个入侵军由7万登陆部队和260艘舰船组成,据估计,防守仁川的人民军只有1000人,最多不过2500人,汉城为5000人。
9月12日晚,麦克阿瑟及阿尔蒙德、惠特尼等一行7人冒雨从羽田机场飞往九州的板付,再从那里前往第7舰队集结地佐世保,登上两栖作战部队司令多伊尔的旗舰"麦金利"号运输舰,向大海驶去。当时正值狂风大作,海浪滔天。进攻部队的舰船在大浪中摇摆着,船舱里的货物翻倒了,甲板上的物资也被冲走了,士兵们不少晕了船。好在9月14日天气好转,海面上风平浪静。"麦金利"号在黄海与其他舰船会合后,向仁川方向航进。入夜,麦克阿瑟站在船头上,倾听着海水拍打舰体的声音,注视着闪闪发亮的点点磷光。他知道这次作战是他所指挥过的登陆战中最错综复杂的一次。想到他一直梦想的、曾遭到激烈反对的计划即将付诸实施,他也不免感到有些紧张。他把已经睡下的惠特尼叫来,向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以排遣心中的疑虑和不安。他担心判断是否有误,是否能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如果遇到顽强抵抗而失败,那就真应验了反对他的人所说的"大灾难"的话。他写道:"明天的一切,由我单独负责,如果失败的话,那么可怕的后果将留待到上帝对我的灵魂进行最后审判之日。"直到凌晨两点半,他终于支撑不住了,在甲板上转了一圈后便回到船舱去睡觉了。
早上5点,美军舰炮和飞机开始对仁川港外横在"飞鱼航道"上的月尾岛实施猛烈炮击和轰炸。6点30分,美军第l陆战师一部开始向月尾岛登陆,未遇到预期的激烈抵抗(守卫该岛的北朝鲜军只有400人),很快就占领了全岛。麦克阿瑟看着飘扬在月尾岛上的星条旗,对多伊尔说:"请通报舰队,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从来没有比今天早晨干得更漂亮了。"下午,当潮水重新上涨时,第l陆战师主力在炮火支援下开始在仁川港南北两翼突击上岸。他们使用梯子爬上岸堤,或用坦克登陆艇撞破岸堤上陆,在夜间建立起滩头阵地。第二天,美军未遇多大抵抗即攻占仁川市。随后,麦克阿瑟命令登陆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直奔金浦机场和汉城,一路南下水原以切断人民军退路。同时,他还命令沃克从釜山出击,向北进攻,以夹击人民军。17日晨,麦克阿瑟在仁川上岸,驱车前往前线巡视。
在以后的10余天里,朝鲜战局发生了决定性变化,形势急转直下。21日,美军一部在金浦东北渡过汉江后,沿开城公路进至汉城西侧,另一部到达汉江南岸的水登浦,从南面威胁汉城;釜山美、韩军突破人民军防线。次日,美军开始进攻汉城,遭到激烈抗击;南线朝鲜人民军开始后撤,沃克率军追击。25日,美军一部从汉城南面渡过汉江,另一部从西侧攻入汉城市区。第二天,南北对进的美军先头部队在乌山附近会合,人民军主力撤过三八线。28日,美军终于攻占汉城,并于次日进抵三八线。至此,仁川登陆战役宣告结束。
仁川登陆的成功,给麦克阿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使他的军事生涯达到了新的顶峰。大量充满溢美之词的贺电像雪片般飞来。9月30日,杜鲁门发来贺电,称"军事史上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能同你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迟滞战相比拟,也无法同你的最终解放汉城的功绩卓著的机动作战相比拟。"刚上任国防部长不久的马歇尔也于同一天打来贺电说:"您在朝鲜指挥的英勇战役以及果敢而完美的战略作战行动,实际上结束了这场战争,请接受我个人的敬意。"哈尔西打来的电报更使麦克阿瑟飘飘然:"仁川登陆是有史以来最高明、最大胆的战略进攻。"
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在完成了安理会赋予的"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任务后,似乎可以打道回府了。但9月29日,当麦克阿瑟在汉城举行完"还都"仪式回到东京后,他接到国防部长马歇尔发来的一封电报,称:"以我个人之见,根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需要,可以自由地在三八线以北作战。"不久,华盛顿又追发一份补充电文,说上述决定和麦克阿瑟的北进计划"已经杜鲁门总统批准"。据此,10月1日,麦克阿瑟向朝鲜人民军发出劝降书,同时向第8集团军下达了突破三八线的命令。同日,南朝鲜军即在东海岸越过三八线,向元山方向挺进。美国的举动意味着战争的扩大和升级,意味着苏联和中国有可能参战,弄不好还可能导致新的世界大战,因此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