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兵励马占仰光,日本败势如秋蝗;
一鼓作气坚战意,敌酋蒙辱来投降。
英国第14集团军各部队这时主要集结在曼德勒、敏铁拉和稍埠地区,且控制着南至温敦江那段通往仰光的主要公路,现在剩下的任务就是粉碎日军的一切抵抗,并在雨季前一举攻克仰光。
斯托普福德的第33军行动比较早,他们在打下曼德勒以后即开始南下。而集团军所属的另一个军——梅塞维的第4军则由于连续几周的远程穿插和在敏铁拉与敌进行反复、激烈的争夺战,部队已经有些疲惫,所以南下行动迟缓。然而,第4军拥有3个师和1个坦克旅,又久经沙场,恰恰是蒙巴顿最器重和仰仗的主力。
梅塞维的进军路线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破旧沥青公路,四周尽是丛林覆盖的群山,山上还有成团成伙的日本兵沿路进行袭扰。庞大的车队和步兵在公路上,缓慢地向南移动着,梅塞维则坐在自己的指挥车里忧心仲忡。
集团军军长斯利姆对这支主力部队的推进速度不满意,他写了一份便笺空投给梅塞维:“我清楚地了解——一而且如果我不清楚的话,也许会有许多人愿意提醒我注意——一支机械化部队仅仅限制在一条公路上行进,而且还要抢在时间的前头,冲过不断袭扰的敌军部队,奔袭仰光,这实在是极其轻率的、可能也是相当非英国式的军事行动。然而,我了解自己所担的风险和一旦失败所招致的惩罚,但我准备承担这一切……沸腾于整个集团军上下的激昂情绪已是一种看得出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也同样希望您怀有这种情绪。”
梅塞维随便浏览了一下便笺,心底骂了一句:“该诅咒的斯利姆,自己舒舒服服地呆在后面,却来教训我,他真不知道要我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呵。”
尽管他与斯利姆平常的个人关系不错,斯利姆对他也很赏识,他的军长职务就是斯利姆在蒙巴顿面前极力推荐才获得任命的,但梅塞维还把斯利姆那张亲笔便笺揉成一个纸团,扔出车窗外。
4月8日,斯利姆闻知梅塞维仍在以那样迟缓的速度行进,知道自己的话并未奏效,立即给此时已在康提总部的蒙巴顿去电,请战区总司令直接敦促梅塞维的行动。通过若开战役和这次在敏铁拉打的几次硬仗,蒙巴顿对梅塞维非常赏识和喜欢,他觉得这个勇将不会存在什么战斗情绪不高的问题,其部队之所以南进迟缓,一方面确实有道路不好等一时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要理解,做为一个直接带兵打仗的战地指挥官往往具体的、局部的问题考虑得多,而从全局角度考虑得少。一旦向他说明了全局利害,梅塞维会克服重重困难加快自己前进步伐的。考虑了几天后,蒙巴顿给梅塞维发去了一封电报。
蒙巴顿后来回忆这封电报的内容时说,“我告诉他,如果我们在雨季到来前未占领仰光,第14集团军将陷入困境,只能通过一条沥青路获得补给,而日军将能够很容易地控制这条道路。我还告诉他,如果在加快进军程度的过程中,他的士兵中死亡人数达到了3000人,我将对此负责。我说明了这一切后,他答应立即前往第5师的先头部队,催促他们尽快前进。”同时,蒙巴顿又向梅塞维指出,为了能保证英军在6月份以前拿下仰光,他必须在4月下旬占领敏铁拉至仰光之间的东吁。
木村兵太郎中将竭力挣扎,拼命招架。他命令从曼德勒突围出来的日第15军向东吁集结,尽管这个军的各师团已严重减员了;还决定把从北方撤下来的编制仍较齐全的第56师团作为后备力量的核心来使用。第15军各师团残部从曼德勒挣脱出来后,现在还在梅塞维的第4军的后面,他们为了南下同自己的部队汇合,竭力争取抢在英军之前到达东吁。东吁附近有5个野战机场,仰光正处于从东吁各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的航程范围之内。日军要守住仰光,就要首先到达东吁,加强那里的防御力量。
如果日军真的抢先赶到东吁的话,英军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夺取机场的机会了。计划中对仰光实施小规模两栖进攻的日期已提前到5月初,因为这个时间一过,海上条件恶劣,英军将无法登陆。梅塞维的部队只剩下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而进军的路程还有一多半!日第15军从曼特勒冲出来后,本来要往掸邦高原撤退和休整,而且部分部队已经抵达了那里。木村命令在掸邦高原所有的日军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接向东吁扑去,因为相对说那里与东吁的距离最近。冲在头里的是业经整编并又重具相当实力的日第15师团。很快,该师团就与梅塞维军的主力平行急驰,因而从空中可以看到两股尘烟滚滚的洪流,几乎是并驾齐驱地向前挺进,中间仅隔着一道窄窄的栅栏——一条丛林覆盖的山脉;
在这个紧要关头,是缅甸人民帮了英军的忙。如果说许多缅甸老百姓在日军占领初期,还被日本所宣称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帮助缅甸人摆脱西方殖民枷锁”等华丽的辞藻迷惑过的话,战争后期已认清了日本强盗的侵略嘴脸,盼望盟军能早日赢得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克伦族游击队发挥了熟悉地形的优势,他们炸毁桥梁、堵塞公路、袭扰日军的军用车辆和行进中的步兵,使拼命赶路的日本人遭到了层层阻滞。梅塞维的部队终于赶到了前头,他们加快了挺进的步伐,继续向东吁进发。
不过,第4军的先头部队——第5英印师在前进过程中,于央米了首先遭到了驻在那里的一支日军守备队的阻击。虽然英军坦克隆隆开过这个尽是茅屋的小镇,但日本士兵却乘黑夜潜回该镇并筑下防守工事。到黎明时,他们的反坦克炮控制了镇口的公路,英军不得不把他们全部消灭掉。在接下来向瑞苗行进的过程中,英军补回了耽误掉的时间。公路在瑞苗外将穿过一个黑乎乎、阴沉沉的峡谷。就在行进中的队伍已经望得见峡谷的时候,发现一股日军正在山上挖着工事,第5英印师的勇士们赶上去消灭了这股日军。道路再次扫清,现在距仰光还有400多公里,而离东吁近在咫尺。
4月22日,当第5英印师的坦克以破竹之势冲进东吁时,日本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站在值勤哨位上的宪兵竟举手阻击一队坦克通过,却被一碾而过。等日本人醒悟过来的时候,他们在英军横冲直撞的坦克面前已经无能为力了。奉命血战到底的日本官兵第一次显出了惊慌失措的状态而狼奔豕突。
第5英印师在东吁给日军以粉碎性的一击后,遵照总部的指令并不作片刻的停留。他们直接穿过该镇并于次日抵达以南55公里的彪关。那儿的一座大桥已被日军炸毁,师工兵营迅速架设了简易桥梁,使部队继续挺进。紧随其后的是第17英印师,该师在科恩将军的率领下,保持着与第5师的密切协同。两师部队进抵彬韦贡时,距仰光的路程还有200多公里。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木村兵太郎离开了仰光城赶往勃固。勃固位于仰光东北正面的80公里处,是英军沿公路南进仰光的必经之路。木村现奉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的直接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缅甸南方。因为雨季即将来临,所以本村认为蒙巴顿不会试图从海上登陆袭击仰光,并考虑到仰光是一个从陆上无法防守的海港城市,于是决定坚守勃固,进行决战。他从毛淡棉调来了独立第24混成旅团,并新编了两个旅团,其兵员来自仰光的卫戍部队、交通线警备队、海岸守备队,甚至还有在仰光的日本侨民。总之,能搜罗来的都被驱赶到了勃固防线。
这次,该科恩的第17师打头阵了。4月26日,该师打垮了守在一段狭路周围的日军的抵抗以后,于4月28日抵达勃固城郊。随即,遭到了日军炮群的轰击。梅塞维命第5坦克旅前去助战,并绕过勃固去切断莫英意水库东面的日军退路。当第5坦克旅的谢尔曼式坦克隆隆开向那里时,木村命令数十辆日军坦克前去迎战。木村现在手头仅有这些坦克,是日本“三·五式”超轻型坦克。严格地说,这种轻型坦克不能算作坦克,它状如一只方铁箱子,正面装甲只有主战坦克的一半厚,没有旋转炮塔,只配备2至3挺大口径机枪。坦克战斗全重仅4.5吨,甚至能装在大卡车上运输。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它舍不得用几十吨的钢铁去制造像32吨的“谢尔曼式”或50吨的“潘兴式”那样的坦克,它的坦克部队多数是由轻型坦克组成的。当然,无论是谢尔曼式还是潘兴式坦克,也不是英国人造的,而是那个物质实力雄厚、号称“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美国制造并提供的。
日本兵驾驶着那些仅几吨重的“方铁箱子”与英军第5坦克旅相遇了。尽管他们英勇无畏地向前冲去,但他们的机枪射在谢尔曼式坦克上仅碰出一串串火星,根本穿不透它那厚重的装甲。相反,庞大的谢尔曼式坦克群几乎没怎么动用坦克炮,很快就将日军的几十辆“方铁箱子”碾成了一堆堆废铁,来不及跑出来的士兵成了里面的肉酱。在钢铁的较量中,日本人自然无法取胜。
勃固城郊被英军控制后,科恩分兵两路同时突进,发起了攻城战斗。北路用一个旅,东和东南一路投入他的装甲部队。北面那个旅冲杀战斗,穿过房屋建筑,迫近了公路桥。坦克在这个地区行动困难,不能充分发挥威力。随同坦克前进的步兵,奋不顾身地投入逐屋逐堡的争夺战,猛攻市区河流上的各个桥梁。印度步兵冒着猛烈的扫射,匍匐爬过炸歪了的桥梁,歼灭守桥的日兵。然后,更多的同伴攀爬过桥,或是乘筏排、游泳过河,投入战斗。经过4月30日一天的战斗,英军在夜幕降临时,已占领勃固城的北部。
次日,城南的日军开始从勃固向仰光撤退;而在此前,木村兵太郎见守城无望,已先期返回了仰光。于是,科恩的第17英印师紧随着日军撤退的脚步,占领了城南,从而完全控制了整个勃固城。
这里离仰光还有80公里,梅塞维要率领集结在勃固的第17师和第5师发起最后的冲刺。然而,正当先头部队拥出城去踏上仰光公路的时候,天上乌云密布,闪电划破长空,暴雨瓢泼而下。英军一直在同雨季赛跑,而雨季却提早2周来临了。几小时之内,英军需要用作简易机场的平地已被大水淹没,看上去仍然完好的公路已成一片泥沼,沟渠河谷化为股股汹涌的急流。勃固河开始哗哗作响,而且很快就要咆哮起来了。
梅塞维的第4军在和时间的赛跑中,还是输给了雨季。他们的坦克、大炮、车辆以及步兵纵队,被暴雨和洪水阻滞住了。当然,如果他们不是在勃固争夺战中被耽搁了几天,区区80公里的路程他们会一下子冲过去的。而正是失去的这几天时间,使梅塞维将军失去了由他的部队首先攻入仰光、进而解放缅甸首都的个人荣誉了……
康提。4月下旬,蒙巴顿由于患恶性阿米巴痢疾而病倒了。虽然病卧在床,但他仍然在自己的房间里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同时不断通过电讯和前方保持联系。“蒙巴顿干得好极了,疾病没有把他压倒。”布朗宁参谋长后来回到伦敦向布鲁克汇报情况时,这样说。
在梅塞维部队的整个南下进程中,蒙巴顿一直关注、鼓励并空中支援着他们。他一方面希望他所喜欢的梅塞维能获得最先攻进仰光的荣誉,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不能及时抵达那里,从而累及了夺取仰光的全局。他翻出了那个曾被人否定而自己仍念念不忘的“德拉卡拉”计划,此时此刻他觉得它还有用,尽管目前已无须展开那么大的规模和兵力,但对仰光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的基本精神还适宜于现在。特别是它作为万一第4军不能及时到达仰光的一种保险措施,更有着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他决定从驻守在吉大港至若开一带的克里斯蒂森的第15军中,抽出一个师的兵力执行两栖登陆任务,这个师将配署一个中型坦克团和一个伞兵营,并紧急搜寻了一些登陆艇集结待命。
当蒙巴顿接到梅塞维军在勃固一带果然被雨季阻滞的报告后,立即下令于5月1日起,实施对仰光的两栖登陆计划。
仰光位于缅甸全境的南端,濒临印度洋的莫塔马湾,它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缅甸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此时人口约60多万。勃固被英军攻破后,日本人扶植的缅甸傀儡政府正在忙于撤退;日本侨民正在被组成志愿队用来守卫仰光;驻缅日军各机关正在烧掉文件和密码本,捣毁机器设备。木村兵太郎为避免被英军活捉的下场,逃离了仰光,临走时他让日第28军司令官樱井省三中将负责防守。樱井接手后,自知带领那些残兵败卒根本无法守住仰光,随即也带着自己的残余人马向锡唐河方向逃去。
5月1日,英军在发动两栖登陆之前的几个小时,蒙巴顿令空军飞越仰光上空进行侦察,发现在市内监狱的屋顶上涂写着“日本人滚蛋了”的标语,才知道日军已经逃之夭夭了。然而,登陆计划继续实施。黄昏,廓尔喀伞兵营在仰光河口着陆,同时两栖部队在仰光港口附近登陆。2日,他们合为一路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仰光城。5月6日晨,从勃固南下的梅塞维的第4军先头部队,也终于开进了仰光。至此,缅甸实际上已完全解放。
5月10日,蒙巴顿从康提飞抵仰光,对这座被日本人占领了3年多的城市回到了盟军的手中,他非常高兴。他感谢英国的、印度的、非洲的、廓尔喀的等等不同种族的士兵们的英勇奋战,同时慰问了一些饱受苦难的仰光居民。当梅塞维垂着头向他表示惭愧的时候,蒙巴顿宽宏大量地拍了拍他的肩头:“虽然你们没能及早赶到,但是,如果不是你们的快速推进并在勃固击破了日本人的防御,因而迫使木村中将撤离了仰光,两栖部队肯定会遇到激烈地抵抗。真正的胜利还是属于你们的!”
夺取缅甸之后的下一个重大步骤是进攻马来半岛及其新加坡。为此,热衷于制订计划的蒙巴顿又推出了取名为“拉链行动”的作战计划。他本打算在7月份实施,但还是由于拨给他的舰艇、飞机和兵力不足,而被束之高阁起来。
7月中旬,蒙巴顿被丘吉尔叫往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由于欧洲战事随着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已于两个月前结束了,波茨坦会议主要研究对日作战问题,所以需要蒙巴顿代表东南亚战区总部前来参加。
蒙巴顿抵达柏林的当天晚上,丘吉尔就请他去吃饭。当蒙巴顿来到丘吉尔下榻的胖特烈大帝的宫殿时,丘吉尔的举止显得很神秘,他只是和蒙巴顿碰了碰手,然后把头伸到门外探望了一下,关上门,又亲自拉好了窗帘,这才把蒙巴顿拉到身边轻声说:“你又得改变计划了……”
没等他说完,蒙巴顿脱口而出:“这次绝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