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镜看,他们一样心急,一样望水兴叹。河这边挥手,河对岸挥手。河这边喊叫,河那
边喊叫。声音被河水吼声吞没。隔河相望,谁也叫不应谁,谁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更
不要说看清,认准谁是谁了。
从望远镜下,河对岸一队人中,一位身个不高、体格健壮、头戴斗笠的人,正向徐
向前频频招手。徐总凭着敏锐的判断力,认定那位戴斗笠的人是彭德怀军团长。突然,
河对岸有一个战士跳绳玩似的,扯着一根绳子,在空中转了几圈,一只燕儿似的拖着条
小尾巴,穿过奔流的河面,“飞”了过来落在地上。河这岸的人,拾起来一看,原来那
“飞燕”是块小石头,“尾巴”是条小绳。石头上捆着纸条。警卫员忙把纸条拾起,送
给徐向前总指挥。纸条上写着:
我带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
彭德怀徐向前拿着纸条,眉头舒展,高兴地笑着向对岸挥手。参谋、警卫员、通讯
员心里好喜欢。“鸿雁传书”的故事,他们听说过,小石头传书,还是头一次见!
“好办法!”徐总指挥说着,随手在笔记本上撕下页纸,写上一句:
“我是徐向前,很想见到你!”
那块拴着绳的小石头,带着徐向前写的纸条,又像燕儿似的,“飞”了过去……
河两岸,一片欢笑。招手、欢呼。这边摇手,那边挥臂。此时此刻,感情比语言更
热烈。一位来自江西,一位来自大巴山下,两位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就这样“相会”
了。奔流翻滚的维古河,在他们脚下,好像也在欢歌。
千山万水,挡不住红军,一条小小的河流,拦不断相会的心。通讯员泅水过去,把
一条连接两岸的电话线架通。
“彭军团长,你们辛苦了!”
“徐总指挥,你们辛苦了!”
“这条小河,真讨厌啊!”
“是啊,有些讨厌!”
在电话里,徐向前和彭德怀相互问候着,亲切地交谈着。
这比来往甩小石头通信,更能表达相互的心情了。他们虽然是第一次通话,谁都不
知谁的模样,却是一见如故,有说不尽的话。这些年,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虽是远
隔几千里,但是,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战斗着。远隔几千里,共同唱着《国际歌》!
徐向前和彭德怀,在电话中约定了:明天,在维古河上游一个名叫赤念的渡口相见。
地图上标着,那边有一座铁索桥。
漫长的夜,两位红军将领,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和张
国焘的错误,致使中央红军离开了江西,使四方面军脱离了通南巴苏区。现在红军正在
受苦的路上,彭德怀和徐向前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是肯定的:两军要团结一致,共同
打出一个新的局面!
第二天,两位红军领导人几乎是同时,来到赤念渡口。维古河还是切断了路,这儿
仍没有通行的桥。有座铁索桥是不错,但早已被敌人破坏了。河面上,只横着条溜索,
吊着只用竹条编的筐子。附近的老百姓过河,都是坐在筐子里,攀着绳索,慢慢地溜来
溜去。参谋人员正有些失望,徐向前总指挥坐进了竹筐。他要溜过去呀!
“不行啊,危险!”有人叫。
“总指挥!你过不去!”警卫员要拦阻。
“不行啊……”
从来不畏难,不怕险的徐向前,一个人坐在竹筐里,两手向前攀着。他是那么稳重,
又像很熟练,很快溜到了河上空。咆哮的维古河,在他的脚下奔流。跟随徐总指挥的人
员,瞪大眼,看着总指挥的背影。对岸,彭德怀军团长和随行人员,都不知溜过来的是
什么人。
徐总指挥稳稳地溜到了对岸。他从竹筐里跳出来,上前握住了彭德怀军团长的手。
顿时,两只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徐总指挥,你坐过这玩艺?”彭德怀军团长笑着说。
“是头一次,”徐向前微笑着,“这东西,挺有意思呢!”
“真叫人担心!”
“是啊,刚坐进去,有点心慌,溜几下就觉得有意思。”
彭德怀和徐向前,肩并着肩,沿着河岸边,漫步走着,谈着。太阳高高地照着维古
河,河水泛起浪花,欢快地流着,它像是在唱一支赞美的歌。维古河畔,永远留下了他
们的足迹!那次难忘的相会,许多年以后,徐向前还记忆犹新,1956年,他写了一篇小
文——《维古河畔》。
在维古河畔,徐向前与彭德怀见面之后,彼此通报情况。
徐向前问到**等中央苏区的领导人。彭德怀告诉徐向前一些遵义会议的情况。
他这才知道,**又重新参加领导中央红军了。在此以前,徐向前听说,王明等人排
斥了**,**不管军队,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徐向前向彭德怀说:“我真想见见**同志!”
“你认识他?”
“不,我们没见过面。”徐向前想到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在九江、在上海找毛
泽东的情形,又想到如今在这茫茫草地与中央红军相会,觉得分外高兴。他虽然未和毛
泽东见过面,由于大革命失败那年,那位“交通”给过一张“找**”的纸条,使他
东奔西跑好多天,**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心里。
为迎接中央红军,迎接**,徐向前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命令红军指战员把
草鞋、毛袜,作为慰问品。仅红31军,一批就送往中央红军衣服500多件,草鞋1400多双,
毛袜500多双,毛毯100多条,鞋子、袜底300多双。徐向前因忙于指挥作战,直到7月中
旬,才在芦花见到**、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博古等领导人。
这天,在藏民地区一座简陋的房子里,**和徐向前头一次握手相会。
**说:“向前同志,你辛苦了!”
徐向前说;“**,我很想见到你!”
**说:“我也是一样啊!”
这次会见,像早已安排好的,**代表中央政府把一枚五星奖章,授予徐向前,
并说明,这奖章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决定授给八位同志的,因为徐向前没
能出席中央的会议,这奖章一直保存着。**主席还郑重地讲了一番话,对徐向前在
创建鄂豫皖和川陕苏区斗争中,指挥红四方面军作战中屡建战功,予以高度评价。
徐向前心中十分感动。他又一次记起1927年在武汉那位“交通”给他的纸条,要他
“找**”。八个年头过去了,今天才在这荒无人迹的茫茫草原上相会。这八年中,
徐向前经历了广州起义与东江游击战争,经历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经历了川
陕区的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八年前,徐向前只是武汉军校中的一名少校队
长,如今,他成了统帅红军第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八年前,他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
卫队第六联队队长时,开始只有两支手枪和几个手榴弹,如今,他统帅着八万多人的红
军主力。这八年中,他有无数个胜利的喜悦的日子,也有说不尽的失败的经历。这几年,
他在张国焘的直接领导下带兵打仗,对他是“用而不信”,许多事使他左右为难,心情
不愉快。他心中早已暗暗想,见到党中央和**等领导同志,他要提出请求,希望离
开红四方面军,到中央另分配一个工作。
徐向前在和**等中央领导人交谈中,说出了请求调动工作的话,**只是微
微笑着,其他领导人不语。**向徐向前说:
“向前同志,你们这些年工作成绩很大,创造了两个大苏区,打了好多大胜仗啊!”
徐向前说:“我这个人水平不高,能力差,还是请求中央另分配工作好。”
**仍是微微笑。谈话没有继续下去,于是大家又议了议北上作战的问题,就分
手了。
这次相会,使徐向前终生不忘。**的安详大度,周恩来的敏锐和口才,朱德的
平易近人,张闻天的学者风度,给徐向前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
“……因为桥未架好,大部队无法过河,我们在维古河一带住了两天,才抵芦花。
张国焘、陈昌浩和党中央领导机关,也陆续来了。在那里,我见到了**、周恩来、
朱德、张闻天、博古等同志。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中央领导同志,我既高兴,又拘谨,对
他们很尊重。**还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我一枚五星金质奖章。这不是给我个
人荣誉,而是对英勇奋战的红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