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历程》张良村_等编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节 拜伦(2/2)

    抒情诗不是拜伦最擅长的领域,尤其在纯粹抒情方面,只有很少几首是出色的,如取材于《圣经》却反映现代生活感受的《希伯来歌曲》(1815)以及《雅典的少女》等。但一些涉及政治性情感的作品有较多的成功,著名的有《拿破仑抒情组诗》(1814)、《威尼斯颂》(1818)、但丁的预言)(1819)等。这些作品所依托的背景尽管各不相同,但回荡其中的是同一个自由的主题。对自由的渴望,永远是拜伦最可宝贵的品质。相比而言,讽刺体裁更适宜于拜伦天才的发挥。他在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1812)中淋漓尽致的表现,证明了诗人在题材和技巧处理上的卓绝才华。该诗被评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成熟和完整的政治讽刺诗之一。在诗中,他对骚塞令人作呕的歌颂乔治三世的同题诗篇进行了无情嘲笑和辛辣讽刺,锋芒所向,直指英国国王和一切相同性质的反动力量。另一部《青铜时代)(1822——1823)是对1822年欧洲“神圣同盟”反动君主关于镇压解放运动会议的痛斥性反应。

    《唐·横》(1818——1823)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或称诗体小说。它通过主人公唐·璜这位“古代朋友”几乎遍及全欧洲的冒险经历,展示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现实,并以一种嘲讽的批判姿态,对广泛涉及的社会现状、政治制度、道德风尚、正统教义、生活习惯、统治阶级头面人物以及英国社会施以最深刻的评论。其响亮的声调,既体现了作者对普遍人性的把握,又热切地把自由精神传达给了世界。它是一部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史诗。

    拜伦创作《唐·磺》的冲动来自许多方面:害怕厌倦和不安好动的性格,对自己多才多艺的骄傲,对意大利讽刺滑稽剧以及灵活的、口语化的八行诗体的赏识,但至关重要的则是拜伦关于个人和社会情况的感受和思考,它们包括诗人离婚、流亡、名声下降等个人生活状况的变化,过去和现在的社会环境,英国和欧洲的政治形势等。由这些造成的令他烦闷、耻辱、悲伤、失望的紧张压力,急需获得释放和安抚。由这些体现出来的丑恶、残暴、虚伪,使积极寻求自由和正义的拜伦忍无可忍。这是一部怀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充满愤怒、蔑视、威胁和呼吁的慷慨悲歌。

    《唐·横》的写作跟拜伦其它许多作品一样,事先没有明确的计划。它开始的目标似乎只为激发诗人自己和读者的生气,用急切爆烈的激情驱走倦庸或安静的欢愉。但等到作者将主人公送上欧洲的旅程并剥去肤浅的伤感后,拜伦逐渐将目标固定在对欧洲现实和人生意义的严肃探索上,为此,拜伦把唐·磺这位传说中的花花公子改造成一个骄傲、英俊、胆大又听天由命的幸运者,同时把唐·磺的生活时间从中世纪近代化。这样,在适当保持真实的前提下,唐·横可以有机会目睹当时的社会,并自由地从一个国家走向另一个国家,最终形成广大的生活面。巨著《唐·横》的基本结构就是由唐·磺的两次旅行构成的:1——6歌主要是由西向东的海行,沿途经过西班牙、希腊、土耳其;7——16歌则是由东向西的陆行,从俄国经波兰、德国、荷兰到英国。漫长的旅行,把沿途的见闻串连成欧洲现状的完整概观。为了自由地表达相应的认识和感慨,作者在唐·磺冒险故事的松散层面下,设计了另一层面进行随时随地的即兴但精辟的议论。拜伦原计划让唐·横最后出现在巴黎参加法国大革命,共25歌,因过早去世而仅写至17歌开头。但完成的部分已基本实现作者的意图,《唐·横》被公认为是拜伦最优秀的作品和英语文学的伟大诗篇之一。

    作为一部讽刺欧洲社会包罗万象的丑行的史诗,《唐·玻》的价值当然在于它辛辣的批判性。由于这种批判针对着欧洲的现状,《唐·璜》相应提供了欧洲现实的写照,它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的平凡日常性,使它成为一部难能可贵的、富有现实主义气质的作品。《唐·璜》批判的目光首先投向的是世俗道德的虚伪,它轻蔑地嘲讽那严峻虔诚的道德,不过是各种色情事件装饰成的假正经。但拜伦最想挞伐的却是封建君主政体和贵族制度。作品把俄国女皇、威灵顿将军以及“神圣同盟”这些反动势力——一鞭答,认为正是他们不可遏止的野心、贪欲和荒淫,使民族沦难,战争发生,人民流血牺牲。长诗深刻揭露了**政治的横暴和伪善,不管它是公开的还是巧妙的,拜伦从不放过谴责的机会。《唐·横》还特别尖锐、全面地抨击英国社会、哲学、湖畔派诗人等,指责英国在体面外表下掩盖着最古老的偏见和最新的罪恶,是镇压革命扼杀自由的宪兵。自由的主题贯穿在整部作品中。写到希腊的奴役和土耳其的反抗时,自由的呼声成为坚定信念的直接表白。《唐·璜》是拜伦对人和行为的各种观察的集成,那些显示作者对人性深刻洞察力的议论旁涉无比广大的领域,但嘲讽的声调使它们全部涌向一种结果:暴露世界的真实面目。《唐·璜》的价值就在于它展示了那段交织着压迫与自由两种力量冲突的社会人生,而它对自由的高亢呼吁,成为影响被压迫民族国家历史进程的巨大激励力量。

    主人公唐·横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是独一无二的。他英俊、骄傲、胆大,心灵和性格上没有特别出众的品质。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也不忧郁。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精神。他不是位浪漫主义的英雄,事实上他只是个普通的贵族青年。拜伦之所以采撷中世纪的传说人物并作这样的改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在作品里发挥联结功能的需要。表现唐·璜独特的性格和波折的命运,不是拜伦的目标,但唐·璜不是个木偶,他在行动,并在行动中成长。他具有一定的形象价值。他那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跟海蒂的恋爱反映出拜伦追求纯真爱情的思想。唐·磺的经验、智慧和生活态度,融有拜伦自己的感受和时代的特征。

    《唐·璜》巨大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它所选择的意大利八行诗体。这种活泼的、口语化的诗体给拜伦天才的发挥提供了最合适的舞台。《唐·璜》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它密布在作品各个角落的锋芒,指向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而从不失去尖刻和精辟特性的讽刺也从一般的嘲讽上升到政治讽刺的高度。另一艺术特点是插话,即在叙事过程中不时有意识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拜伦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得心应手地利用八行诗体,将这种海阔天空的插话处理得自然亲切并与故事融为一体。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也是《唐·磺》显著特色之一,它将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的事件,以悲壮、诙谐、揶榆、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多姿多彩又浑然一体。《唐·璜》还在格律创新、诗歌语言等方面作了极大的创新,它是英国诗史上运用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的诗篇。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