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面对危机,有准备的企业会从中发现转机,借机成长。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家具厂就是利用一场莫名其妙的信誉危机,借机扬名。
1998年5月,上海《新民晚报》刊发了一则《宏丰厂,你在哪里?》的批评报道。原来,一对年过花甲的老人乔迁新居后,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一套宏丰家具厂生产的聚脂家具,谁知不到一年,好几件家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老人找到销售家具的商场,商场推说厂家早已撤出商场,给了两位老人一个厂家的电话和地址,让他们自己去交涉。老俩口在连续打电话不通的情况下,只好找上门去,谁想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好不容易在浦东找到厂家,却见大门紧闭,一打听,才知道厂家已搬迁多时。两位无助的老人叹息之余找到报社,希望记者帮他们讨回公道。记者非常同情老人的遭遇,在多次查询未果的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
批评报道刊出后,座落在龙吴路上的宏丰家具有限公司一下子开了锅,工人们议论纷纷,厂长室、销售科电话铃声不断。不少经销商、代销商要求暂缓提货,一些客户提出退货,甚至一些已经把家具买回家的消费者也要求退货,一场突发的危机严重地威胁着宏丰家具厂。
在厂里招开的紧急会议上,众人普遍认为,只有尽快在报上刊登《严正声明》,尽快促使报社纠正错误,才有可能度过危机。但是企业顾问却冷静地提出了一套别出心裁的反弹方案,令厂长和与会干部们眼前一亮。
第二天下午,宏丰厂将投诉的两位老人、写批评报道的记者、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人员、区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宏丰厂的主管单位领导等请到会议室,厂长简短地介绍了一下批评报道见报前后企业的生产情况后,便引导宾客去参观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让“当事人”亲眼看到,此宏丰非彼宏丰,进而让当事人感到此“宏丰”代彼“宏丰”受过面临的困境。接着厂长郑重宣布:在那家宏丰企业未找到或不敢露面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代人受理投诉。厂里将派出由副厂长带领的技术小组去老人家中查看家具的情况,如果可以修复,就免费为老人服务;如果不能修复,就向老人赠送一套本厂生产的优质原木家具,并且保修10年。他们还要运回那套出了问题的聚脂家具,长期地置放在生产车间,让干部、工人把它作为一面镜子、一架警钟。
见面会后第三天,《新民晚报》以《此宏丰非彼宏丰》为题,用比批评报道更大的篇幅,报道了宏丰家具有限公司从“代人受过” 到“代人受理”的感人事迹。几天以后,销售趋旺的好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宏丰公司厂长室,莫名的危机得以顺利化解。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借机反弹的危机管理案例,面对毫无防备的危机,企业不是消极等待负面因素的自然消减,而是利用机会展示企业形象,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一是树立了企业为消费者负责的良好形象;二是融洽了与政府有关机构、新闻媒体的关系,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三是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被安抚的消费者肯定会对企业感恩戴德的,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效果会让企业受用无穷,这种企业行为的直接与间接效果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翻一下成功企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家都曾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危机,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伴随着危机长大的。雀巢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的运动,当时,雀巢公司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护,结果遭到新闻媒体更猛烈的抨击。整个危机持续了10年,直到1984年,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法规,才摆平了危机。2002年5月,雀巢公司又遇到了几乎同样的危机,这一次,雀巢公司快速启动危机公关管理机制,调配社会资源,与媒体紧密沟通,对消费者做出解释,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正面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危机潜在的巨大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可以肯定地说,雀巢可以在第二次危机中迅速找准方向,与第一次危机的教训是分不开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