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 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5节 企业危机的面孔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也越来越多。有的危机只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直接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非直接关联性危机有媒体危机、工作事故危机、天灾**危机、诉讼危机等。在这些危机当中,直接危机是我们企业最需要关注的。

    人力资源危机

    案例一:2004年4月19日,所有的供应商都收到一封发自欧倍德中国区总部的传真,通知其华东区采购中心10多名员工集体“离职”,欧倍德和这些供应商业务上的往来都将不再通过这些员工来完成。事实上华东区采购中心全部员工人总数也就20余人。值得关注的是,仅仅在45天前,这家全球第三大建材超市连锁商,曾公布了其中国区总裁李凤江被德国总部解职的消息,有人猜测,这次人事变故与其有直接关系。

    案例二:2003年春节过后,广东华润万佳在原总经理徐刚宣布辞职近百天以后,原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原采购部助理总经理、原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原华源万佳的财务部副总经理、原华东财务经理相继辞职,引起华润万佳内部激烈的管理震荡。

    很明显,以上两个企业发生了人力资源危机。在企业危机中,这种危机的重要程度应该排在首位,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非常直接和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

    行业危机

    为了更好地解释行业危机,我们先对造纸行业在2003年~2004年的行业状态作个分析。

    2003年年底,造纸原材料大幅涨价,最高涨幅超过5成,当时,每吨纸价格已攀升到6000元。成本不断上涨,各大生产厂都感到有些吃不消,但几大生产厂却不敢提价。纸业人士都表示,虽然大家都想提价,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提价可能丧失市场,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只有硬挺着。大厂咬牙坚持不提价,一部分小厂自然无法提价,最后,由于实在无法消化高价原材料,只好限产或者转向。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造纸行业由原料资源危机引发了行业危机,这个危机只是演绎了行业危机一个普遍的规律:行业危机的危害是整体性的,有时不论你是大厂还是小厂。

    导致行业危机的因素是很多的,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产品原材料出现问题。如上述的纸业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就是其中一种。又如禽畜发生大范围的病灾,那么与此相关联的产业就将会受到危害。

    ——行业标准和专利权悬于别人之手。这在我国的电信产业和电脑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如微软控制着计算机的桌面系统,高通公司在电信网络的架构上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如果你要想在这方面发展必然受到他们的限制。他们如果想治裁你,你的生存将变得很艰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