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外国轮船,曾国藩态度极其认真、严肃。在购船的目的上,他和奕?等人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奕訢的目的是拿来控制长江以镇压太平军,而曾国藩的目的主要是购买一个样品,模仿样品加以学习、研究,最后自己生产轮船,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所谓救时,就是中国尽快地拥有自己的轮船,能够不受英吉利等国家的挟制。他认为:
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特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因此,当购买轮船尚在谈判时,曾国藩就积极选派人员,做好登船的准备。按照最初的谈判,船上只二三个英国人,其他都用中国人,因此他选派了600多人的队伍,由蔡国祥等人统带,加强培训。当时上海有一艘小火轮,曾国藩特别打报告向清政府要来,作为培训之用。一旦轮船回国,这批人立即可以派上用场。
然而,英国政府完全不遵守合同,安排阿斯本为统带,全部使用英国士兵,不准中国人登船。对于中国来说,新购买的7艘轮船,可以组成一个海军编队,成为中国最早的海军,用以抗御侵略;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它可以乘机掌控中国的海军,剥夺中国的制海权。试想,中国人用自己的钱买了外国人的轮船,却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使用,眼睁睁看着外国人驾驶着中国人购买的轮船在中国的海面上横冲直撞,还要给他们提供工作经费,国人会做何感想?这样的国家还会有希望吗?对于英国政府的做法,曾国藩认为:
欲遵从,则未收购船之益,先短中华之气;欲不从,则业经议定奏准之案,未便轻于失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