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团队精神培养术(2)
使用团队精神之法
善于鼓气,是曾国藩使用团队精神的一大特点。一个组织,一支军队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战斗意志,能不能吃苦耐劳,能不能在遇到强敌的时候敢于亮剑。曾国藩十分重视士气的鼓动,善于激活愿景、沟通上下、激发热情。1854年3月湘军成军出师,他组织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发布《讨粤匪檄》,激励士气。他经常给各级将领写信、写对联,一有机会就召见或者看望他们,以增强统帅和下级军官间的亲密关系。对于鼓舞士气来说,激励是最好的措施。曾国藩激励的措施有很多,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政治的、有名誉的;有感情的,有感觉的。他坚持找军队各级领导,包括营官、哨官谈话,这是感情投入;坚持到部队点名、看操、训话,这是感觉激励;表现好的给予金钱等奖励,这是物质奖励;战场立功的,给予提拔,这是政治的奖励;战死疆场的,给他们建祠,并著文纪念,这是名誉的奖励。对追随者的优点,曾国藩总是津津乐道。有两副对联,可以作为证明。
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
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饰庄敬。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以终身,乐以终身。
乐道人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多发现追随者的优点,并且加以颂扬。这是一种高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术。领导者这样做,追随者往往乐于被他所使用。曾国藩说:
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
通过对追随者善的张扬,达到影响追随者“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善于预筹“气”,是曾国藩使用气的又一特点。所谓预筹,就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在这个问题上,曾国藩曾经吃过亏。他在总结1854年的作战经验时反省自己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