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国家军队这种认识,曾国藩在招募湘勇组织军队上,提出了“改弦更张”的新思路。其创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组织目标。针对经制兵不团结的现象,提出组织湘军“务期一心一德,生死相顾,庶几联吾同仇之义士,以破逆贼之死党”;“必须万众一心,诸将一气,而后改弦更张,或有成功之一日”。终极目标就是要“保全天下大局”,“冀收澄清之效”。一句话,就是志在消灭太平天国,巩固清朝政权。二是组织创新,在水师陆营建制上有创新。三是选将招勇上有创新。军队的管理制度有创新,强化了湘军的思想教育,建立了一支有文化的军队。四是后勤保障有创新,施行高薪制、后勤保障与作战部队一体化。五是随时创新湘军,能够吸收其他部队的优点,使用最新的武器装备,以及引进西方军队的训练机制。这些内容,在下面的章节中逐渐讲到,这里只是点到为止。
推陈出新的湘军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自己的组织。你想赚钱,必须要有自己的公司,靠给别人打工,发不了财。你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干事,就必须当老大,做副手就只有听命的份。管别人和被人管,都难以成就事业,即使做了事业,也是别人的。如果你做的不好,挨批的肯定是你。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是建立自己的集团公司,给皇帝一个人打工。湘军的创立是一个众人智慧的结果,最初湖南办团练的是江忠源、罗泽南、王鑫,他们三人创立了湘军,但是创建湘军集团,则是曾国藩。要了解湘军集团,先看一下江、罗、王。
江忠源是曾国藩的好朋友,湖南新宁举人。在北京工作期间,一次郭嵩焘带江忠源去见曾国藩,两人谈了一会市井琐事,离开后,曾国藩对好友郭嵩焘说:“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又说:“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天下太平,听到这话的人都很惊异。1837年,新宁的雷再浩起义,被江忠源率领乡人镇压。1839年,李沅发起义,再一次被江忠源的亲友团镇压。组织这次镇压的是刘长佑、刘坤一,后来皆成为湘军名将。1850年,江忠源组织500人,号称“楚勇”,进入广西参加镇压太平军。打了一次胜仗,第二年,增募1000人,在蓑衣渡阻击北上的太平军,击毙南王冯云山,迫使太平军改道围攻长沙,他从郴州往援,逼营督战,城得保全,太平军引而北去。江忠源的楚勇实际是湘军的先导。
罗泽南是湘乡人,著名的理学家,有名的老师,也是曾国藩钦慕已久的贤者,咸丰继位后曾国藩上的几道折子,他们都有书信往来谈论,所以说曾国藩能够大胆上书新帝,也是受到湖南学界的支持的,罗泽南死后,曾国藩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罗泽南之子。1852年,在湘乡组织乡勇,参加的人有王鑫、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刘腾鸿、钟近衡、钟近濂、易良干、罗信东、罗振南、谢邦翰、罗信南、杨昌浚等。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罗、王及罗信南各统带一营,号为“湘勇”。湘勇在罗泽南的率领下,转战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战功卓著,也人才辈出。罗泽南战死后,由李续宾、李续宜相继负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