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七章 刚圆交际协调艺术(2)
    第十七章刚圆交际协调艺术(2)

    第二件事是训练湘勇。训练团勇是他的本职工作,不管怎么训练勇,别人不会干预。可是他偏好管闲事,越过界限去管理标兵的训练。这是官场的大忌。曾国藩敢于触犯这样的大忌,我想还是他刚毅的领导风格在起作用。性格刚毅的领导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不得别人懒惰,看不得事情放在那里不做,总想自己多做一点事情。然而往往事情做的越多问题越多,矛盾越大,别人的意见越多,但不做事,不是刚毅型领导者的风格。

    当时的标兵是无药可救的。186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时,石马铺驻军一千多军士,与太平军对峙大约一个时辰,便全部溃散,守将福诚和尹培立双双战死。这就是当时湖南标兵的现状。对这样一支军队,曾国藩仍然保有希望。他将训练作为改造的重要手段,期望能够通过训练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操练兵勇。三年之艾,亦须及时收蓄,以为七年治病地步。”他在训练湘勇的同时,也将标兵喊来一同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训练与思想教育。曾国藩训练思想教育,塔齐布负责技术训练。对于这种训练,曾国藩本人是很满意的。他说:

    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练者其名,训者其实;听者甚逸,讲者甚劳。……盖欲感动一二,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

    训练标兵是提督的责任。曾国藩一个帮办团练的人,是没有权力干预的。他的做法引起了提督鲍起豹的不满。他唆使副将德清反对曾国藩。德清当着广大士兵宣称:“大热天还要出操,这不是存心跟将士过不去吗?”受到领导的支持,士兵就起哄闹事。

    7月13日,湘勇试枪误伤一提标长夫。这下不得了了,弁兵执旗吹号,手操军火器械跑到城外校场,寻找湘勇开仗。曾国藩为了平息事态,将那名勇送到城楼上,当着标兵的面责打二百棍,而对标兵的行为则不予追究。8月4日,永顺兵与辰勇赌博,发生冲突,兵又一次执旗吹号,下城开仗。曾国藩靠考虑到兵勇多次内斗,将来不好作战,想军法治之。这一下更是惹起了大的风波。8月6日,绿营兵竟然整齐队伍,带着武器,鸣号去鼓,去参将府,要杀塔齐布,吓得塔齐布躲在菜园旁边的草丛里,才逃过一劫。绿营兵找不到塔齐布,一把火烧了参将府,随后拥到曾国藩官邸,打伤几个卫士,扬言要杀曾国藩。巡抚骆秉章住在隔壁,视而不见,闻而不救。事后,骆秉章根本不对此事进行查究,想不了了之,并暗中指使人散布说消息,是由于曾国藩干预官府的兵权,才闹出事来。

    骆秉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曾国藩在长沙的成功,得益于刚毅;折戟长沙,也是由于刚毅。

    一是明知不可为而为。湖南官场也好,湖南兵营也好,与其他地方的没有什么区别,到咸丰的时候已经是一块腐烂透顶的肉,一段空了心的木头,要改造谈何容易,而曾国藩偏偏要“逆天而行”。这以后,曾国藩对标兵是彻底失误,无论是日记,还是书信,对他们再没有一句好话,招募湘勇也不用一个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