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章 呵护湘军集团安全(3)(2/2)
    化危为机术

    曾国藩深知,官越大、权越大、功劳越大,引来的猜忌、怀疑也就越大,可能引起的危险也越大。如何化解这些危险,是一门很深的领导艺术。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典范。有的不断将自己的亲戚儿子送往前线,有的将军出门大战,家里广置财产;有的干脆把兵权交出来,自己做富翁,过舒服日子。像韩信、彭越这样不懂官场的人,才糊里糊涂成为当权者的刀下鬼。曾国藩深通此中奥妙,所以才有积极的应对措施,确保了湘军的安危。

    曾国荃攻克南京,对于清廷来说,是一件关系执政地位的天大的好事,但也是一件令统治者极其担忧的“坏事”、“愁事”。洪秀全的天国被灭了,但是曾国藩的湘军却异常强大了。居功自傲、拥兵自重,或者竟反戈一击,调转对付敌人的枪口来对付自己,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这个时候的清朝政府是“孤儿主政,寡妇当家”,国库空虚,兵力单薄,就像案板上的肉,再也没有能力来对付像湘军一样的军队了。所以,他必须在思想上有所警觉,言语上有所警示,必须作出一些事情来暗示曾国藩,要他好好约束自己。清廷主要抛出了四件事,来试探曾国藩的反应。

    第一件,拉脸色。金陵没有攻破之后,朝廷下旨叮嘱曾国荃,要他在攻克金陵后立即上奏朝廷。金陵城攻克后,曾国荃会同杨岳斌、彭玉麟三人一同发了一个八百里加急的折子。这是个报喜的折子,本来应该给予奖励,可是朝廷接喜报后下的两道谕旨,却令人胆寒心惊。前道谕旨指责曾国藩不应该提早离开金陵城中战场,回到雨花台大本营,如果因为他的离开产生变故将严厉处罚。后道谕旨继承了前道谕旨中的一些内容,告诫曾氏兄弟不要骄傲。清廷这样做,无非是给点脸色,敲山震虎,要曾氏兄弟小心。这是压的艺术。

    第二件事,追财富。南京未克之前,盛传太平天国积累了巨额的金银财富,打破金陵后,并没有发现巨大财富。真的有还是没有巨大财富,现在还是一个秘密,既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考古发现,所以现在还无法揭秘。就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这笔钱,当时曾国荃部裁撤的时候欠饷几百万两,何必打白条呢?当时朝廷有一批人相信有这笔财富的,其中贾铎就是。他上书朝廷,要求追查这笔财富。破城之时,清廷有令:“金陵积有巨款,自系各省脂膏,仍以齐各路兵饷、赈济之用,于国于民,均有裨益。”按照清朝的制度,俘获敌人财富必须如实上报国库,如有瞒报,一经查清,严格处理。所以,这道谕旨对曾国藩来说,也是要命的一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