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五章 博弈湘军指挥权(4)
    第十五章博弈湘军指挥权(4)

    1857年,曾国藩上奏咸丰说:当今时代,没有地方督抚一级的权力,不可以带兵,即使带兵也不能筹饷。曾国藩跟咸丰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要兵权?还是诉苦?抑或是实情实说?咸丰听了这话是很高兴的,并且答应了他终制的请求。削夺曾国藩的湘军指挥权,正是咸丰抑制打压曾国藩的目的。不给他地方大权,曾国藩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他的军队进入江西后,形成了由咸丰、官文、陈启迈、曾国藩、胡林翼多人指挥的格局,曾国藩不得不在痛苦中离开。硬碰硬的博弈,失败的往往是权力小的一方。这一次,曾国藩成为博弈的牺牲者。

    学会迂回战术

    权力角逐,真正胜出者,一般是那些懂得迂回作战技术的人,强者与强者争,懂得迂回者胜;弱者和强者争,懂得迂回的弱者胜。以硬对硬,以强对强,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碰的头破血流。讲究迂回,讲究以弱克刚,则常常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权力角逐场,没有直线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1858年6月,由于形势的需要,朝廷再次启用曾国藩。所谓形势需要,不是战争形势恶化了,相反战争形势较曾国藩离开的时候更好一些,而是湘军各级将领的要求。曾国藩离开后,清廷派遣福兴去统领湘军,表面上,湘军各级将领对他客客气气,实际上,根本不听他的指挥。这让咸丰看到,别人是治理不了湘军的。1858年上半年,很多湘军将领,像胡林翼、李续宾、杨岳斌等都要求曾国藩出来主持大局。曾国藩不出,李续宾、杨岳斌、彭玉麟等人均产生退志。真的湘军首领们集体辞职,回家种田去,那样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屈于这样一种压力,咸丰不得不再次启用曾国藩。曾国藩六月三日接到谕旨,六月七日就动身,干脆利落,丝毫也不客气。这一起身,咸丰表扬道:“汝此次奉命即行,足征关心大局,忠勇可尚。”

    这么一件小事,值得皇帝来表扬?完全不必要。而咸丰居然表扬了,说明什么呢?说明咸丰是采取帝王之术和曾国藩周旋,而他的内心未必真的想使用这个人。我以为,这个时候的咸丰,对于曾国藩总的原则应该是:用其力而不用其人。用其力,就是要他做事;不用其人,就是不给予权力。用农民的话说,这是“既要牛犁田,又不给牛吃草”。这是领导者用人的大忌,其结果是牛会因饥饿而做不好事情,甚至懒于做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以下是曾国藩东山再起后咸丰对他的调度:1858年5月,曾国藩复出,接到的第一道谕旨就是率领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驰援浙江。7月因石达开进入福建,命令曾国藩率援浙之师转而驰援福建。1859年5月21日命令曾国藩“即日统带由楚、江前赴四川夔州扼守,以据两湖上游之势”。1859年9月,命令曾国藩“取道光州、固始、颍州一带绕赴北路,会同胜保、傅振帮等诸军并力南攻,与楚北各军呼吸一气,再得和春、张国梁等督饬江南、江北诸军击其东面,翁同书、胜保等击其西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