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实用有效的学习术(2)
以故土之骛才技而竞声称者,亦罕过而勤焉。而吴、窦诸君子独相寻于淡泊,究道而考德,夙参而莫造。既其违离,而作为诗歌以抒怀想。斯岂曩者凌渝安、何商隐及沈、盛、陈、江之畴耶?何其笃也!
曾国藩认为,唐鉴是湖南读书人的楷模,讲求才技,修身养性,湖南读书人很少有像唐鉴那样勤奋的,并且认为唐鉴和凌渝安、何商隐、沈石长、盛圣传、陈确庵、江药园等人属于一个类型。
拜唐鉴为师,应该是曾国藩作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他每月去一次,或者几次,向老师请教进德、修业上的问题。如果说,之前,他的重点是学习怎么样参加“科考”,那么现在,他的重点就是怎样在领导力的修炼上下功夫了,即怎样在治学、修业、修身上获得进步。拜师的效果是明显的,正如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复贺长龄》中所说:“国藩本以无本之学,寻声逐响,自从镜海先生游,稍乃粗识指归。”充分说明了唐鉴对他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