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实用有效的学习术(2)(2/2)
    1841年7月14日师生间的一番对白,对曾国藩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那天,他们谈到了“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他们的对话是从曾国藩新买的《朱子全书》开始的。唐鉴指出:

    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经宜专一经,一经果能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先生自言生平最喜读《易》,又言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又问:经济宜何如审端致力?答曰:经济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又言近时河南倭艮峰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先生尝教之曰:不是将此心别借他心来把捉才提醒,便是闭邪存诚。又言检摄于外,只有“整齐严肃”四字;持守于内,只有“主一无适”四字。又言诗、文、词、曲,皆可不必用功,诚能用力于义理之学,彼小技亦非所难。又言第一要戒欺,万不可掩著云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

    这次询问学习方法,对于曾国藩来说,具有“昭然若发蒙”的重要意义。蒙,意指没有知识,愚昧。“昭然若发蒙”就是说,这次谈话,使曾国藩真正清楚了学习的“指归”,即学什么、如何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学内容。作为修为理学的人,主要应该学习义理、考核、文章。经济之学包含在义理之中,后来曾国藩将经济之学单独提出,作为第四内容,可以说是对前人的发展。二是真正杰出的领导者要致力于义理之学,也就是说,要注重思想理论的学习,培养自己的理论品格,而不应该在诗、文、词、曲上过多用功。当时曾国藩沉醉于诗词的研究与写作,以颇有诗名自足。这次谈话,让他重新选择了自己的治学之路。三是学习的方法。他强调学习理学,必须熟读《朱子全书》,当做课程,身体力行,不能当做一般的书;指出学习经书必须专一,攻破一种经书,再去读其他经书就容易。四是介绍倭仁给他,倭仁修身的特点,对外注意形象的整齐严肃,对内心讲究“主一无适”,就是说要有坚定不移的理念。他认识倭仁后,学习他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从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也没有停止过,足见其影响之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