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剑侠情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纷争迭起(新)(2/2)

    李逍遥听到杨过所言,略感安慰,心想:“臭小子,还算你有点良心,要是你真去了桃花岛,可有你的罪受了。”

    郭靖本来自忖杨过是自己的侄子,由他亲加照顾本来无可厚非,容不得旁人说三道四,未料杨过竟当面出言相拒,登时心头怒起,正要呵斥,不意间眼角瞥见杨过面貌俊美,想起当年与杨康义结金兰的情景,又想起当年杨铁心临死前对自己的嘱托,如今旧地重游,已然故交逝去,物是人非,蓦地里感到阵阵悲凉,心头更坚定了要将杨过带走、抚养**的念头。

    黄蓉冷眼旁观多时,见杨过的神情举止,依稀是杨康当年的模样,不禁心中生憎,寻思:“他父亲虽非我亲手所杀,但也可说死在我的手里,莫养虎为患,将来成为一个大大的祸胎。”转头看了李逍遥一眼,想起先前那一交手,心道:“此人武功十分了得,功力之深,竟似不在靖哥哥之下,若是杨过和他学了功夫,去了桃花岛,日后恐怕小事化大,累简成繁,端的极是棘手。”心头辗转,反复思量,决计不让杨过去桃花岛,免得多生事端。

    她心里生了计较,对郭靖轻声道:“我去接了芙儿和大师父过来。”

    郭靖点头道:“那好,要当心李莫愁。”黄蓉点头不语,提起轻身飞行术,纵身而前,跟着双雕远去了。

    李逍遥见黄蓉扬长而去,心想省去一个麻烦,索性趁热打铁,出声道:“郭大侠,我这二弟向来疏懒,要是多加管束,反倒极不习惯,还请高抬贵手,不要与小孩子家为难。”

    郭靖怔了一怔,道:“我干甚么要为难过儿?这话从何说起?”

    李逍遥道:“郭大侠,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当年铁枪庙之事,你明白,我也清楚,若是二弟随你去了桃花岛,你可担保他在令师、令媛等人面前不受丝毫委屈么?”

    郭靖脸色稍沉,顾不上问他如何知道这些陈年旧事,挺身道:“大师父他老人家妒恶如仇,是极为正直之人,早年与我郭杨两家交情至深,岂会和小孩子一般见识?小女虽然顽劣胡闹,若是仔细教导,也理是知道轻重,何来委屈一说?”

    李逍遥咄咄逼人,一字一字道:“若是郭夫人呢?你也敢这般担保吗?”走近几步,语声不觉运上真力,震的身旁梅枝轻颤。

    郭靖顿时语塞。

    当年杨康虽非死于黄蓉之手,但多少也差不到那里去,今要妻子真心厚待杨过,那是极其之难。他本来忠厚质朴,口齿迟钝,若心中道理想得通达,言辞便显锋利,若是难据情理,任他有苏秦之智、张仪之狡,也不好启齿。当前一番舌枪唇剑,他已给李逍遥驳的难回只词半句,心里仍觉对方说的不对,又说不上那里错了,可惜妻子不在身边,不然可与这白衣人斗上一斗,只独自硬撑道:“你不对,这样不对!”

    李逍遥叹了一口气,道:“郭大侠,我敬你为人正直,才和你这般好说话,如今你不能说服我,我也不能说服你,不如就让二弟亲拿主意,自决去留,你看如何?”

    郭靖一掌拍断身左的小树,大怒道:“胡闹!胡闹!小孩子涉世未深,不明是非,一时草率而决岂能算数?”

    李逍遥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如此说来,咱们只好手脚见真章了,事先说好,要是在下侥幸胜了一招半式,是去是留,让二弟自行作主,若他不肯依你就范,你不可强求;如若郭大侠胜了,是在下学艺不精,倘还要带走二弟,在下无话可说。”

    杨过听义兄评点武林群豪时,曾听他说起郭靖、黄蓉一家的性子为人,他本因郭靖名满天下,心存仰慕,但见到郭靖这般行事,已是不喜,又听李逍遥说让他去留自决,胸口暖暖的,感动之极,更坚执了不去桃花岛的念头。

    郭靖深吸一口气,道:“既是如此,休怪我得罪了!”他斜身前冲,向左飞身疾窜,左掌一招“神龙摆尾”,右手一招“履霜冰至”,使出左右互搏之术,同时分攻对方左右。

    李逍遥横移数丈,手腕抖动,轻轻脱剑出鞘,唰唰连刺两剑,一剑刺向郭靖左腕“神门”穴,一剑刺向郭靖右腕“阳池”穴,他这两剑已得“天山折梅手”精髓,都是攻向关节要处。郭靖不忙不慌,他招数未曾使足,中途忽变,“神龙摆尾”变成了“履霜冰至”,而“履霜冰至”却变成了“神龙摆尾”。他以左右互搏之术,双手使不同招数已属难得,而中途招数互化,阴阳相换,更是易如反掌。

    李逍遥喝了一声彩:“好功夫!”长剑颤动,刺向郭靖左腕“太渊”穴,途中招数又变,长剑一挺,已是附了本派上乘功夫“白虹劲”,嗤的一声,剑气已绕到郭靖身后,攻其背部。

    杨过远远看的明白,喝彩道:“大哥,好神奇的武功!”

    李逍遥轻轻摇头,想道:“这‘白虹劲’果然厉害,可惜我功力尚欠精纯,离当年李秋水太师叔‘无声、无息,无形、无相’的绝顶境界差的远了。”

    郭靖心中一惊,想道:“这是甚么功夫?”纵使他阅涉武学,见多识广,这等曲直互化的武功尚是首次见到。但他造诣极深,掌法一变再变,右手易成一招“飞龙在天”,避开了李逍遥的凌厉攻势,左手换使一招“见龙在田”,袭向对方右肋。

    李逍遥见郭靖掌法雄浑、功力深厚,实是平生罕见,心中一热,也起了斗较的念头,眼见掌劲临身,非但不加闪避,反倒纵前而上,只眨眼功夫,胸口生生印上郭靖一掌。

    杨过在一旁看的心惊,大叫:“啊哟!不好!”忽然听到有人连声叫嚷:“爹爹,打他!爹爹,打他!”他循声看去,是一个女孩左手拉着黄蓉,右手携着一个眼盲老者欢呼,身后跟着两个年纪与己相仿的少年,凝目一瞧,见她肌肤赛雪、眉目似画,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心里一动:“想不到这样好看的小美人竟是草包一个,看来老天爷真是忒公平了。”摇了摇头,不再管她,目光转到李、郭两人身上。

    郭靖本无伤人之意,见李逍遥不加闪避,硬生生受了自己一招,觉得不妙,无奈他掌法已然使老,再图收力,已是难以顾及。忽闻李逍遥笑了几声,道:“‘九阴神功’何足道哉?来来来,郭大侠,你也试一试我的‘九阳神功’!”丹田提一口真气,体内九阳神功自然而然的发生抗力。

    郭靖本是要以“九阴神功”将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化阳刚为阴柔,自无伤人之举。那知一使“九阴神功”,手掌就被李逍遥的胸口印实,因是事发突然,他竟全没料得到,再听李逍遥说甚么“九阳神功”,微微一愣,掌中劲力已然吐出,便受到一股纯阳大力透掌抗到,十三道后劲相续发出。这“降龙十八掌”是天下一等一的掌法,郭靖初学时已颇为了得,加上这十余年用在“九阴真经”上的苦功,实已到炉火纯青之境,遇上对方所发的阻力,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要是换了旁人接这一掌,不死即残。然而李逍遥所学的“九阳神功”,也是威力极其厉害的一门内功,敌招劲力愈大,反击愈重,未必就逊色于“九阴神功”。郭靖的十三道掌力乍一袭体,李逍遥体内“九阳神功”便自行运转,也是以十三道大力反击,一道重似一道,震的两人足部深深陷入土里,没至膝盖。

    郭靖惊讶不已,心想:“好厉害的‘九阳神功’!好深厚的内力!”他赞叹归赞叹,手足却不慢半分,左掌变爪,蓄力朝对方右臂抓去。李逍遥欲图向旁跃开,但两足陷入土里,右手又持着长剑,闪避极是不便。只听“吱啦”一声,给对方撕下了袖口。情势至此,杨过和郭靖皆是一惊。

    杨过惊的是李逍遥与郭靖较量武功,明明稳占上风,却给他扯破了衣袖。郭靖惊的是他那一爪使上了九阴神抓的功夫,就是遇上一面石墙,也禁不住他五指的大力。谁知照着李逍遥那么一抓,只拉下了一瓣衫口,手臂上仍是光润如玉,不见半点伤痕,甚是匪夷所思。他不知李逍遥早先在深海之中修炼了三年,在那巨澜海水之下,力压何其之大?越练到后面,所承受的水压也越重,其体内的九阳真气一经诱迫,那是源源不尽、磅礴无匹,其血骨、筋髓反复受真气淬炼,成就了一副钢筋、铜皮、铁骨之身。郭靖这九阴神抓固然精妙,也难在他手臂上留下半点淤痕。这许多因由种种,杨过丝毫不知,只大声道:“大哥,务要当心!”

    郭芙听有人和她叫阵,发足奔到杨过跟前,大声喝道:“不许你这样说!”

    杨过撇撇嘴,道:“我爱说甚么便说甚么,你个小丫头片子管的着么?”郭芙大怒,抬手便打。

    杨过轻轻闪开,道:“好男不跟女斗,我没空陪你玩儿。”

    郭芙打了个空处,怒道:“你这般死皮赖脸,谁要你陪啦!”

    杨过拍手笑道:“真好!你去找那两个爱哭鬼玩儿,我走啦!”手向亭中柯镇恶身旁的两个少年一指,不再理她。

    郭芙小嘴一撅,奔到母亲怀里,指着杨过道:“妈妈!他刚才欺负我来着。”黄蓉本就因为杨康的缘故,对杨过看不顺眼,适见女儿撒娇,无形之下对杨过又厌上几分。伸手抚摸了女儿脸庞,柔声道:“咱们不理他便是,且看你爹爹的厉害。”

    斗了一会,二人跳出了小土坑,李逍遥借了其中一股反弹之力,身形拔高了丈余,空中两脚互点,施展“乘云御龙诀”,一会横移至郭靖左侧横劈数剑,一会又转到郭靖身后连刺数剑。

    郭靖武功本就到了随心所欲的极高境界,加上他练了“九阴神功”,韧力极强,战的越久,威力才越发显露出来。但李逍遥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生生不息,似乎大江奔腾,无有穷尽一般,“小无相功”又是御气使劲的绝顶妙法,两功合使,便宜也占了不小。不一会二人交手已有百余来招,你来我往,谁也胜不了谁。

    郭靖见李逍遥纵横当空,来去无迹,身形时曲时直,变化多方,剑法越来越快,以他的目力,也只隐约看见几缕青光闪过,端的难测虚实,不禁佩服:“好厉害的轻功!好快的剑术!”觉到李逍遥长剑自左刺到,当下右手回转,一招“神龙摆尾”,抓向李逍遥的长剑。

    李逍遥变招也是迅捷,左踏一步,右跨一步,轻飘飘的已转到了郭靖背后,斜剑削向郭靖背心。郭靖惊觉对方居然神出鬼没的移到自己身后,待要翻掌回击,那知对方似乎看清了自己的计算,左退一步,右转一圈,刺向自己的胸前。

    郭靖此时掌法一变,右手仍使降龙十八掌,左手换使十八路小擒拿手,食中二指伸向李逍遥的长剑,他这一招迅捷异常,竟夹住了李逍遥的剑身。杨过看见李逍遥受制,登时失声惊叫,他只道义兄一身武功,大多下在剑法上,如今长剑被夺,再与郭靖这天下阳刚之至的“降龙十八掌”对上,那里还有活路?谁知李逍遥则是艺高人胆大,见长剑给郭靖夺到,索性右手松开剑柄,在对方左手“神门穴”上轻轻一拂。郭靖手臂一阵酸麻,不禁松开了长剑,李逍遥伸手接过,又与对方战在一处。

    杨过在旁观斗,看的清清楚楚,知道李逍遥那一拂是“天山折梅手”中的绝招,惊佩无已。他在李逍遥的指导下,练过不少招式,为的仅是图个新鲜。这“天山折梅手”的三十六路招式虽已记的纯熟,却未刻苦钻研,不知“天山折梅手”竟厉害于斯。他观看这天下有数的两大高手相斗,悟到了不少极深奥的剑法拳理,心中默默记习,任郭芙在耳旁大呼嚣喊,只是不理不睬。

    郭靖见李逍遥剑法招式之妙,出剑之快,已超出世上高手太多,心中虽然吃惊,却不惧退,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刚柔相济,忽强忽弱,以此对上李逍遥的快剑,丝毫不落下风,越斗越是挥洒自如。

    斗了数十来招,李逍遥剑法又变,招招连绵不绝,有似行云流水一般,剑剑相连,无有断绝。黄蓉越看越是心惊,显是料不到李逍遥这般难缠。她师承两派,见识极其渊博,各家各派的功夫略知一二,却从未见过这般举重若轻,潇洒如意的武路,心中惊忧参半。遥见郭靖沉着稳重,左轻右重,前攻后拒,始终将李逍遥逼到身周丈许之外,才按捺住心中悬石。

    李逍遥剑势骤变,忽使“柳絮剑法”,忽使“周公剑”,忽使“十八路追风剑法”,每一招都是攻取郭靖的要害,但往往只差上一分半毫,便给郭靖从容化解了去,也是心生佩服:“好个金刀驸马!”长剑一挺,嗤的一声,剑尖突然生出一缕青光。

    黄蓉看的真切,惊呼:“靖哥哥,当心他的剑芒!”

    所谓关心则乱,黄蓉若是不说,郭靖也仅当作光照反射所致,这一听到黄蓉大呼剑芒,略一停顿,他的长袍已给李逍遥划破一处。

    杨过拍手,喝了一声彩:“大哥好剑法!”郭靖虽给李逍遥划破衣袍,但对方下手极有分寸,没有伤到皮肉筋骨,回想那一丝青光,心中犹惊且赞:“这少年武功如此高强,区区弱冠之龄,境界却与我不相高下,不知他师父又是何等的人物?”李逍遥心想:“看来我的剑气仍未练到家,若能如当年的卓不凡一般凝气为形,郭靖早就为我所伤了。距离武学的巅峰,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遥想北宋年间,武林英雄辈出,神功绝技层出不穷,其武功水平也非今时能比,登时心怀向往。

    黄蓉见李逍遥险些儿伤了丈夫,心急之下,也顾不得初衷,出列喊道:“阁下功夫高强,请指点一下丐帮的打狗棒法。”竹杖晃动,霎眼之间竟已转到他身后,点向李逍遥的后心。

    李逍遥见这竹杖似是慢吞吞的移动,而所出之处全是出乎自己先前意料的部位,才知黄蓉已将打狗棒法练到了极高的境界,再如此练将下去,早晚必臻随心所欲的化境,丐帮列代英雄豪杰,果然不容小看。郭靖心牵妻子安危,只得挥掌从身左击到。

    李逍遥脸上无悲无喜,沉着迎战,他心性坚韧,当年为求练成九阳神功,在海下所吃的苦头远超常人所想,加上主修剑法又是独孤求败一脉,无形下隐隐带有剑魔当年剑战河朔群雄的英凛无畏之遗风。当下遇到天下有数的两大高手前后夹击,竟是心中澄静,灵台空明,全无生死得失之念,越战越勇。

    郭靖黄蓉二人暗对一眼,兀自心惊,显是料不到对方竟悍勇至斯,他夫妇二人招数已是极快,谁想李逍遥剑法更快,来来去去只见到缕缕剑光,道道白影。双方你来我往,所发的剑气掌劲已将周旁梅树毁了不少,亭旁一棵参天大树已给震的摇摇欲坠。

    杨过在一旁观看,佩服不已,心中羡慕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大哥这般境界。”

    又过了数十招,李逍遥忽地上身一歪,脚下转了半个圆弧,晃到黄蓉身旁,挥剑向她后颈刺到。郭靖翻掌倒卷,缠住了黄蓉的竹棒,往怀中一拉,助她避过了对方的长剑。李逍遥长剑如影随形,紧紧跟至。郭靖无奈之下,只得将黄蓉向身后抛去,展开降龙十八掌,独身应敌。

    黄蓉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双脚点了一下身后的大树,借力提身而起。

    孰不料那参天大树因年代久远,树根已给鼠虫啃挖了大半,又因土壤潮湿,下盘松动不稳,经了双方那么一折腾,再给黄蓉脚尖一点,树身竟向杨过、郭芙二小急压下去。

    李逍遥面向杨过,看的一清二楚,运上十层功力,挥剑抛去。“咯吱”一声清响,那树竟给他劈为两截,上半截大树向后急压,“轰隆”几声巨响,几株树木相继撞到,下半截大树则拔地而倒,断口离杨过约有二三丈之距。

    郭靖见对方将剑挥出,只道他要脱剑伤人,忽闻身后声响阵阵,登时不明所以,耳旁又听到黄蓉催促:“靖哥哥,切莫迟疑,打他!”当下左手转了个圆弧,右手缓缓推出,一招“亢龙有悔”击到李逍遥的胸口,黄蓉手中竹杖紧紧跟上,戳中他的小腹。

    李逍遥见替杨过化去危险,心中稍安,但自身十层功力用尽,真气不继,再受上郭靖、黄蓉二大高手左右合击,身子立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飞落湖水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