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好中层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章 考核到位,赏优罚劣(4)
    第十章 考核到位,赏优罚劣(4)

    因为规定得较细致,所以员工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在短期内大都会表现出较高的服务水准。

    ??????????????????????????????????????????????案例

    于化远是一家家电企业的销售部经理。前不久,于化远发现:因为公司的代理商退换货影响到业务员们的奖金,所以业务员大都表现得特别冷漠无礼,有的甚至出现刁难代理商,想方设法阻止他们退换货。

    为此,于化远批评过员工好多次,但都不奏效。于是,他和助理一起制定了一个代理商退换货的服务标准,让每个业务员背诵下来,在进行服务过程由项目经理严格监督实施,同时,也将其列为每月绩效考核的重要项目。

    这一措施实施后,代理商在进行退换货时,员工们的服务态度就好了很多。虽然他们心里仍然对代理商有意见,可因为服务时要按照标准,就无法表达负面情绪了。

    在许多时候,服务质量不高,不仅是员工个人的事,还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于中层经理来说,不仅在考核上要加大力度,还要在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上下工夫,使员工从心底树立起服务意识。不然,再细致的考核指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服务质量。

    考核面谈:把主观因素降为零

    绩效考核事关公司和部门的发展大计,中层经理必须异常重视。在考核面谈时,要时刻警告自己,把握分寸,不能把员工的一些与绩效无关的错事揪出来说。在员工不冷静时,中层经理自己一定要稳住阵脚,要劝告员工就事论事,不能“跑题”。

    在许多公司里,绩效考核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与员工的工资、奖金和升迁挂钩,有些公司还会备案,在工作中作为管理员工的重要参考资料。所以,有些员工把绩效考核结果看得特别重,如果中层经理在考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不公平,对他们的打击和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中层经理在考核过程中,要争取做到和每位员工进行一次面谈,如果考核内容中有争议的部分,还要增加面谈次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因素对绩效考核的影响,使绩效考核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不要总是“先斩后奏”。否则,不但事后出现争议不好解决,也会给员工一种“暗箱操作”的不良印象。

    不要“报复”爱提意见的员工

    在国内许多企业中,绩效考核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在这之前,企业在衡量员工能力和贡献时,大都要靠中层经理的“超常直觉”。这样就很容易加入个人的喜恶因素,变得十分主观,最终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局面:凡是中层经理喜欢的员工,都是“有能力”、“有贡献”的员工。在有了绩效考核标准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对于那些爱提意见的员工,在考核面谈时,中层经理一定要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意见,如果觉得他们的意见有价值,要及时采纳。

    在考核面谈时,许多中层经理都不喜欢爱提意见的员工,总认为对方斤斤计较,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有了这种想法后,很容易在一些较“虚”的考核指标中做手脚,以此来“报复”员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