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好中层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章 考核到位,赏优罚劣(3)
    第十章 考核到位,赏优罚劣(3)

    所以,中层经理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真理:相信下属和员工,是最好的激励。

    ??????????????????????????????????????????????案例

    齐家辉是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设计部经理。有一次,公司要参与一个国际品牌的平面广告设计竞标。齐家辉把这项工作交给了部门中特别有才气的设计师邹佳良。

    可邹佳良却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他说自己整天关在办公室里,没有灵感,要出去转转,找找资料,参加一些画展。齐家辉说:“我支持你。上级那边我会解释的,你只要保证在提案前拿出好的方案就行。”

    结果,一连半个月,邹佳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有人向齐家辉反映邹佳良工作态度不积极,齐家辉都替邹佳良说好话。果然,投标前,邹佳良按时提交了自己的作品。因为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极大的创新,所以竞标时,受到客户的热烈好评,轻松拿下标的。

    要让“突击手”们更好地工作,在部门管理时,中层经理一定要努力形成这样一种管理风格:用成熟的管理激励制度约束员工,而不是将自己变成监工。

    在部门管理工作中,中层经理所要做的,是对“突击手”的个性化激励工作,让他们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是部门中离不开的人,部门上级永远关心支持我!

    绩效标准:核心项目绝不能马虎

    相对来说,要评出部门中绩效优秀的员工,要比评出绩效落后的员工容易得多,因为在评优时,只要严格把握住几个核心项目的考评,优秀员工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认为:在公司进行绩效考核时,是要按20∶70∶10的比例,考核出优秀、普通、落后员工。

    在国外的许多公司中,绩效考核过后,还要像学校一样,进行成绩排名,公之于众。对于国内的中层经理来说,在绩效考核中,更重要的还是评出20%的优秀员工,进行重点鼓励和扶植。之所以不花费心思把落后的10%挖出来,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许多公司的绩效考核标准都有不成熟之处,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失误,所以不能主观地根据几次考核,就把员工打入“落后分子”的队伍中。有的员工在一个阶段内绩效下降,可能是因其身体和家庭原因,自身调整好之后,会很快取得优秀业绩,中层经理要给他们转变的时间。

    其次,中国人讲究面子,如果让众人都知道他在考核中被打入“另册”,其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挫伤。

    相对来说,要评出部门中绩效优秀的员工就容易得多,只要严格把握住几个核心项目的考评,优秀员工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