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芳丹的作品并不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他认为人最重要的是自爱和理性,自爱是道德的根源,如果用理性驾御和控制,人们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中。而我的观点是,自爱是万恶之源。也许我错了,芳丹了解和观察人类的经验要比我丰富得多。我并不是反对讽刺寓言,只是认为没有必要由猴子和狼宣扬伟大的真理。然而,比较起这类寓言故事,我更喜欢《丛林之书》和《我所了解的野生动物》,因为我喜欢的是动物本身,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而不是拟人化的。我和它们有着相同的爱憎。它们的滑稽常常逗我笑得前仰后合,有时我也为它们的悲惨遭遇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其中也有所寓意,但极为含蓄,几乎都意识不到。
我偏好历史古迹,古希腊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在我的想像世界里,希腊的天神依然行走在大地上,与人类面对面地交谈。在我思想的神殿里,仍然供奉着最敬爱的神灵。希腊神话中的仙女、英雄和半神半人,我尤为熟悉,而且喜爱至极——不,也不尽然,美狄亚和伊阿松残忍而又贪婪,简直罪不可赦。我疑惑不解,为什么上帝让他们做尽坏事,然后再惩罚他们,直到如今我还是不明白。
妖魔嬉笑着爬出殿堂,上帝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伊利亚特》史诗让我把古希腊想像成天堂。在读特洛伊故事的原文前,就知道这个故事了。学习了古希腊文文法以后,我在书林中探幽取胜,古希腊文著作中的宝藏尽收眼底。杰出的诗篇,英文的也好,古希腊文的也罢,只要你和它息息相通,其他的解释都是多余的。相反,许多人牵强附会的分析和评论,把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扭曲了,许多杰出的诗人都丑化了。要是这些人能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好了!欣赏一首好诗,根本不需弄清楚每一个字,也无须在词法和句法的属性上纠缠不休。我知道有些学究,从《伊利亚特》史诗中挖掘出的东西比我多得多,但我一点也不嫉妒。我并不在意别人比我聪明,纵然他们博大精深,对这首光辉史诗欣赏到何种程度,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当然,我也说不清道不明。每当我读到其中最精彩的篇章,就感到自己正在升华的灵魂,将我从狭窄的生活圈子里解脱出来,游荡于形骸之外,超然于广袤无边的天上人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