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向制度要效益,做好行政与内部管理(12)
库存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可用库存占库存总量的比例。在实际工作中,各种不可用的库存通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降低:
①在途库存可以缩短交货运输时间。从供应商到企业的这段距离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地缩短,先根据产品的特性(价格、体积、重量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这段时间的管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在途库存量。一般来说,价格高而且体积、重量较小的产品会优先选择空运,反之海运则为常用的运输方式。但是,合适的运输方式是要通过仔细比较运输时间的长短对库存乃至库存成本的影响以及运输费用的影响而做出选择的,否则将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选择合适的交货和付款方式,也是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国际采购中。从货物离开供应商的工厂,到实际抵达企业的仓库,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不同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所有权越晚交与企业,付款的期限越长,则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和费用也就越小。
②预留库存可以控制订单的整批交货。整批交货的订单对客户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其库存的水平,但是对供货方来说却是不小的压力,所以企业对此类订单必须要严格控制,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向客户提供。
③淤滞库存可以通过合适的商务政策来减少淤滞库存的产生。通过优化生产线的管理,制定合理的生产节拍,缩短货物在待产过程中运输路线来降低在制品的库存,通过加快产品检测来降低待检品的库存。
虽然做生意与开店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拼命进货而无法全数出清,势必会有库存商品发生,反而会形成不利局面。有鉴于此,如果能抱着宁可缺货也不随便补货的想法,通常能避免库存风险发生。
178.健全企业行为规范
企业间如果在同一产品、市场领域里的竞争存在优、劣势之分,一定与企业间在整体企业管理制度及其规范、规则的总体表现方式、表现效果存在差距有关。企业有了规章制度,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使企业千百之众步调一致;才能使繁杂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健全企业行为规范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判断其行为合理化的方向。这正如“热炉法则”:
警告原则——热炉火热,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企业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下属。
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员工只要触犯组织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以便员工即时改正。
公平性原则——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这体现了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