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无数 不如阅人有“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解读语速、语调的秘密
    解读语速、语调的秘密

    我们在判断、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懂得观其貌,还要学会听其言。那么,在交谈的过程中,到底听什么来判断、了解一个人呢?要听他讲话的语速、语调等。

    《礼记·乐记》中讲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这里讲的意思是说,人的声音是随着内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人内心的变化又是受外物的影响而变化的。所以古人云:“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确实,人们在说话时会由语音、语调不经意地表露出所谓的言外之意,泄露出一些小秘密。当你和别人交流时,需要设法捕捉这些言外之意,读懂这些小秘密。

    1.语速——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依据

    可以说,语速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依据。语速比较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语速比较慢的人,大多都是比较木讷的,当然,这也并非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异。不过,我们要注意从对方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

    例如,有些平日能言善辩、讲话较快的人,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或者是有些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会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就要考虑到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应对此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如果一个人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通常表示对对方不满或者是有敌意;相反地,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可能是因为自己有缺点或错误而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有位评论家曾经这样说:“男人如果在外面做了亏心(风流)事,回到家里,必定滔滔不绝地与太太讲话,东拉西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是因为当一个人心中有不安、内疚或恐惧情绪时,会凭借快速讲述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试图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内疚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冷静思考,因此,所谈的话题往往内容空洞,东拉西扯,有点不着边际,对此,细心的人不难窥知其心理的不安、内疚与恐惧。

    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假使忽然变得很多话,则其内心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2.从言谈的音调中了解对方的心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