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无数 不如阅人有“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解读语速、语调的秘密(2/2)

    音调是我们了解对方心理的重要依据。实际上,人的音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通常情况下,人在幼年时期,音调普遍比较高,伴随年龄的增长,人的音调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人与外部环境接触后,其心灵越来越多地承受来自外部的社会压力的缘故。

    高的音调是幼儿时期的附属品,是幼儿天真、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应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思维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也难免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发生,有些成年人的音调也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点类似于幼儿,无法抑制自己的任性表现,在此情况下,这样的人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那些天生具有独特的高音调而与其心理状态无关的人。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一个人的音调突然提高或降低,这就意味着说话者想要强调此时说话的内容;如果谈话者故意将音调压低、拖长、突然停止或停顿的时间稍长,这意味着说话人想让你仔细揣摩他的话,并理解其中的深意。

    还有这样的情况,例如:一位丈夫在外做了一些错事被太太识破了,在其强辩时,他的音调必定会升高;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批评影射到某位女士,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发出刺耳的叫声并立即开始反驳,使得与会者瞠目结舌,全场气氛变得尴尬。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音调突然提高,表示此人的潜意识又退回到了幼年时期的状态,失去了理性的控制。音调高被看做是精神未成熟的象征。说话时抑扬顿挫的人往往是希望引起对方注意的人,这种人的性格中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日本一位作曲家曾在杂志上写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的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并试图以此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害怕、不安等。

    如果在社交场合发现声音过早地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低沉、忧郁,则表明此人属于早熟型,可能此人过早地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或家中遭有某种不幸。

    如果成年女性在公共场合滔滔不绝地尖声、大声地讲述自我,这就表明此人性格中任性成分较多,喜欢张扬、自我表现等。

    总之,一个人语速、语调的变化能体现一个人内心的动荡、心理的变化,只要我们结合谈话时的具体情况仔细揣摩,认真分辨,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