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无数 不如阅人有“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
    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

    常言道:“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的言谈中,我们往往都能够了解到一个人内心所隐藏的真实的声音,也就是内心暗语。的确,通过言谈来观察交往对象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发掘言谈中的内心暗语呢?

    1.关注点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关注点——其所关心的是什么,从而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趋向。在交谈过程中,说话者会不知不觉地暴露自己的品位、爱好和价值观,尽管他们会在措辞上尽力掩饰自己的真正企图和用意,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所趋向的观念是无法掩饰的。

    2.措辞

    措辞是一个人思想表达的载体,最能体现其综合修养的高低。一个人措辞水平的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熏陶、学历层次、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对措辞的重视程度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措辞,从而来判断一个人内在的素养。

    3.说话方式和时机的把握

    通过观察一个人对说话方式和时机的把握,可以看出其有无涵养。例如,性急的人说话的速度一般都非常快,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人,说起话来就像打机关枪;而性格沉稳、涵养好的人说话的语速一般比较慢,往往深思熟虑之后才开口。

    4.说话的条理性,对问题关键点的把握情况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说话缺乏条理、东拉西扯、抓不住重点,大多是思维混乱的体现。因此,从一个人讲话的条理性和对问题关键点的把握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是否有能力、有思想。

    由此可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谈可以看透其内在,进而掌握其心里的最真实的想法。当然,一定意义上来说,言辞也最具欺骗性。即使人们对不诚实的人早有戒备,但往往还是避免不了被这种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言行一致的人来说,上面的几个方法是奏效的,但对于那些心口不一的人,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这样一来,是否就无法通过言谈来看穿心口不一的人的心思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一类人尽管心口不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类人的不自然、不妥当之处。另外,正是因为这种人总是以言语欺瞒施诈,因此也就更容易从他的言语中发掘出他的情感所在和心理意向。

    我们知道,人或多或少会有抑制自己的话语、情感和心理的情形。而这些被掩饰住的暗语,往往会从言谈的细微变化中映射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