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博弈——买的不如卖的精
从知识的拥有程度来看,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严格地讲,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是博弈中所有参与者的“公共知识”的博弈。对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所要做的是努力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期望效用最大化。
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因为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信息都是不对称的,往往会出现某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不知道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博弈双方一个占优,一个占劣。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这场不完全信息博弈中,买方处于信息劣势。
巴黎古董收藏家安达列先生下乡搜集古董。他在一个农夫家发现了一只中世纪时期的古董小碟子,主人却用它给猫喝牛奶。
安达列万分惊喜,便问那位农夫:“您这只小猫可真漂亮。我真想给我的小儿子买下来,那他准会高兴极了。你同意卖吗?”
“当然,你如果非常想买的话。”
安达列付了一大笔钱之后,说:“这小猫一定习惯用这只旧碟喝奶吧,我可以把这只碟子也一块儿拿走吗?”说着便伸手去拿那碟子。
“那可不行,先生。”农夫嚷道,“您把碟子放下吧,它使我两天之内卖掉了六只猫。”
安达列想了想,说:“那这样好了,我不在乎钱。为了让我买的猫过得舒服,我再给你购买两只猫的钱,把碟子拿走,你看你能白赚很多钱。”
农夫说:“尊敬的先生,我刚才还忘记说了,这个碟子除了能帮我卖掉小猫,它还是个中世纪的古董。您别做梦了。”
就这样,安达列用一大笔钱,买回了一只普通的小猫。
这个故事中,古董商认为自己掌握了“碟子是古董”的信息,并错误地认为农夫不知道真相,属于信息不对称。而实际上,农夫不光知道“碟子是古董”,还知道“古董商认为农夫不知道碟子是古董”的信息,由此真正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并大赚了一笔。
所以,在做博弈决策前,应该尽可能地掌握相关信息。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信息,自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和自己掌握的信息相当,很可能就会因此尝到苦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