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信息博弈——买的不如卖的精(2/2)

    作为消费者的你,逛街的时候,总是会看见商店的门口贴着“大放血”“大甩卖”以及“狂甩”等字样。在商场中,“买一送一”“买五送二”等广告也无处不见。很多商场都将周年店庆作为“答谢新老客户的关爱”的最佳时机。“全场商品一律6折”“满200送80”的口号也喊得很响。而原本仅有一天的“店庆”,却被他们一开就是几周甚至一两个月。就如同一些小商店,天天都喊着“最后一天大甩卖”一样,也不知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最后期限。

    总而言之,这种打折氛围,让人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充满了“便宜”的世界中,好像只要稍稍打开自己的口袋,就能将无穷的便宜带回家一样。不过谁都不傻,面对这么疯狂的打折潮流,冷静下来的时候都会想到:商家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倘若他们真的这样“大放血”,并且整天整月地“放血”,那么,有哪个商家的体魄会这么“健壮”呢?

    我们必须承认,的确有一些商店因为商品换季、生意转行、清理库存、建筑拆迁和急需资金等很多原因而被迫降价甩卖商品,并且很多商品在打折之后,价格的确比原来要低。面对这种真假难辨的商品打折促销,又该怎么做才能不当冤大头呢?

    要知道,生产商售出商品的最低价格是其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可变成本,这也是其进一步生产的最低标准。如果价格低于这个底线,生产商就会停止生产。

    至于商场里的商品,不难理解,因为商场在进货、讨价还价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环境布置、员工工资以及铺面租金等很多方面多付出了成本,因此肯定就会将价格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即商场中的商品销售的最低价格应当比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可变成本高一些,只有这样,商场才能够获得收益。因此,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场销售商品也是有一个底价的。如果低于了这个底价,便会亏本。除非有在前面所说的商品换季、清理库存、建筑拆迁、急需资金和生意转行等诸多原因,不然商场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因此,“为了答谢新老顾客”和“大放血”的说辞,是不能够盲目相信的。

    所以,下一次看到某家商场宣传自己在搞打折活动,不要再不假思索地觉得趁此机会一定就可以节省不少钱,还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实际上,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信息而陷入了商家制定的骗局——商家通过提高价格再打折的方式促销,给消费者制造了省钱的假象,从而牟取利益。如果你真正聪明的话,会把打折后的价格和其他商场同类商品的价格比较,发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从而避免自己因小失大。

    这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二手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是二手商品,所以买主和卖主所掌握的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是极不对称的。因为卖者知道自己所要出售的商品的真实质量,而买家在一般情况下对商品的真实质量是难以判断的,所以只能通过仔细观察外观、听卖家的介绍和进行简单的现场测试来了解商品的质量信息,但这些信息是极其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就只愿意根据平均的质量水平来支付价格。而一些好的商品由于质量好、价格又高,买家一般就会望而却步,转而去寻找其他价格相对较低的二手商品。而往往质量越差的商品价格才会越低,价格越低的商品也越容易吸引买家的目光,最终达成交易。这样,劣质品会卖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规模,而优质品却会被驱逐出市场。

    可以看到,这样的选择方式违背了正常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因此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逆向选择”。这个“逆向选择”的结果是,你在二手市场上很难买到质量好、价格也称心的商品。如果想要摆脱这一局面,除了靠运气之外,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以便增加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这样才能买到质量、价格都合意的商品。

    总之,在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情形下,作为买方的你,需要做的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具体做法是用知识武装自己。如果需要购买某种你不够了解的产品的话,应该适当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从互联网、电视、报纸、图书杂志等多方面获取关于它的信息,这样才不至于被卖家误导。最后还要注意,在令你心动的诱惑面前,保持冷静分析的头脑,而不是盲从冲动。

    经济学笔记

    人们对一种事物所掌握的信息和其本身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判断失误的重要因素。当人们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对一件事情判断不清的时候,往往就会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并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对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进行选择决策。选择失误,就会付出机会成本。所以人在作选择的时候,要想方设法避免选择失误,以降低成本。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