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傲慢偏见,尊重每一个人
我国古代有一则寓言,有一位农夫失落了一把斧子。他开始怀疑是隔壁人家的儿子偷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觉得那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声调,脸部的表情和平常人都不一样,很像偷了东西的人。后来,他自己的那把斧子找到了,于是再留心观察隔壁人家的儿子,觉得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脸部的表情又都不像一个偷斧子的人了。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带着偏见去看答人。
可以说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不可能全都合我们的心意。所以说,如果想真心实意地和他人交往,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如果对别人宽容些,彼此的关系自然就会好处了。我们不喜欢一个人,自然有我们的理由,我们见不得他身上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与我们不相容的缺点,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去看,也许你会发现对方身上的一些优点。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不喜欢做的事情你却不得不去做,比如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场合,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尽管在看到他们的时候,想离他们越远越好,但很多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与他们合作,离不开他们。甚至有时候为了达到目标,我们还必须和他们保持和谐的关系。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而要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谐相处,却是一种能力。我们不能强迫对方一定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我们甚至可以在心底反感别人,但一定要尊重别人。
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无论这个人的身份和工作多么卑微,我们都应尊重他,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要知道,尊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李老师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他的这个工作报酬虽然不是很多,但确实是一项荣樱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了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李老师年年有此“殊荣”,正是这种“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
在他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这显示出了他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李老师对别人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好一个原则,那就是多称赞、多鼓励、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工作中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喜欢他,当然每年都找他当评审了。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人人都需茵人的尊重与认可。当你主动尊重别人,给人以真诚、温暖与鼓励的时候,他们也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