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走出封闭世界,享受人际快乐
    走出封闭世界,享受人际快乐

    生活中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人不在少数。据心理专家称,自我封闭的人同其他人在行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突出的表现是有些缺乏自信,认为别人要比自己出色,而自己则很平庸。自我封闭的人往往不愿主动地分析和接纳外界的信息,认为那些与自己无关。但是,他们与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的人有很大的不同,自我封闭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无力操纵外界的事物,即使自己努力接受外界信息,也赶不上别人。他们的这种思想可能从社会交往中逐渐扩展到工作单位和家庭中,并感到有很多事不是自己能够应付的。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逃避,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体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而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就会引起个人焦虑,如果焦虑越积越多,最后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以降低挫折感。另外,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也有因果关系。

    时下,“宅男宅女”成为网络流行的语言,这些“宅男宅女”们大多单身,以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者居多。他们依赖电脑,沉迷于网络,喜欢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当中。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性格多少有两面性。作息时间不稳定,少数人则不想上学、工作。

    “宅生活”的出现与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迅速发展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虽然说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然而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来看,“宅生活”都是不利于健康和未来生活的。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心理、性格和能力都是在社会交往、人际互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长期脱离现实社会,会造成社会性退化。心理上会趋于退缩和自我保护,难以有切实的自我评价,可能会过分自卑或者自傲,还可出现社交能力减退,人际关系淡薄,社会适应不良,自我封闭等现象。

    有这样一位读中学的女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后,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她感到一种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还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她渴望与同学们交往,羡慕其他同学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这种心理特征就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