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秘密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转变观念,把顾客当做企业真正的老板(4)(2/2)

    杨小丽,海底捞唯一的副总经理。不到18岁进入海底捞,19岁时就成为了海底捞第一家分店的店经理。杨小丽也是从四川农村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哥哥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债。她为了帮家里人还债,来到简阳县城做起了服务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张勇,但是因为对其所在饭店的老板的忠诚,她并没有被张勇“挖角”。但后来这家饭店的老板要到广州开店,杨小丽因为奶奶的阻拦没有跟过去,无意中促成了杨小丽转投张勇的举动。到海底捞以后,凭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杨小丽19岁就成为了海底捞第一家分店的经理。21岁时,到西安开分店,独立管理海底捞的西安店。如今30岁不到,杨小丽成为海底捞唯一的副总经理。

    榜样三:

    林忆,来自陕西农村。16岁时拿着表姐的身份证到海底捞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海底捞创下了最年轻的店长和最年轻的小区经理的海底捞记录,如今才23岁就已经成为管理5家海底捞北京店的小区经理,手下有900多名员工。

    在海底捞,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更好的发展机会之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以及希望通过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想法,在海底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然,这一切梦想与改变实现的前提,就是海底捞所搭建的平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很难想象这些人即使再努力,是不是还会有这样的改变。

    正像海底捞的一些员工所说的那样,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相对于大部分企业的招聘要求动不动就是需要大学学历和相关经验,海底捞的这些员工大多出身贫苦,无学历,无工作经验,条件几乎等于零。他们除了海底捞,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这是他们对自身的担忧,更体现出了对海底捞的依恋。也更能让人看到,海底捞所给他们带来的这样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的可贵。

    有双手就能改变命运,它不仅是海底捞对它的员工们的一种号召,更是海底捞老板张勇的一个理想。

    通过读书求学,很多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更多的没有继续读书的人难道就没有机会再让自己改变了吗?要知道,这一部分人才是占大多数的。他们不是没有这种渴求,而只是因为缺乏这样一个平台。

    张勇的理想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帮助这些看似难有机会再改变人生的人去实现梦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