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5)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5)

    曾国藩的为官不败,可以说和他的用人之明、谦谨清廉、坦荡至诚等准则是密不可分的。

    亲附善类,缓急有恃

    曾国藩在同僚交往中最痛恨互相拆台的做法,他认为这无异于“两虎相搏,胜者也哀”,因此主张“英雄援手”。同时,他通过观往古名臣之得失,还总结出一种方法,就是我要结交的人不愿意和我结交,我就要硬同他交往,所谓“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

    骆秉章是湖南巡抚,权势很大,当曾国藩编练湘军和率军出征的时候,他几次薄待曾国藩。面对自己得罪不起的人,曾国藩多次屈求。

    骆秉章对曾国藩的冷酷,从曾国藩在长沙向他求情一事,就可看出。

    咸丰三年(1853)九月,驻扎在长沙的绿营兵与曾国藩的部下发生严重斗殴,绿营兵鸣号列队,准备大事攻击曾国藩的勇营部队。曾国藩闻讯后,非常生气,他想诛杀一两个绿营兵,压压他们的气焰,便给绿营提督鲍起豹发去一份咨文,指名索捕闹事的绿营兵。这一下可惹怒了鲍提督。他也不是善者,来了个火上浇油。故意大造声势,公开将肇事者捆送至曾国藩的公馆,看他这个团练大臣怎么办。绿营兵见此情景,一个个气势汹汹,冲进曾的公馆,击伤他的卫士好几人,并差点将曾国藩本人打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