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4)
    第二章  知人善任,圆融之道(4)

    肃顺多次向湘军统帅曾国藩等人予以肯定的表示,但善于揣摩政局变化的曾国藩并没有投桃报李,他只是通过郭嵩焘等人暗送秋波。当曾国藩看到肃顺杀人立威之后,愈加感到不能将自己拴在肃顺这棵极易撼倒的大树上。这就是肃顺被处死抄家后,抄出很多文武大吏与之往还的书信,而曾国藩不与之交一字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皇太后慈禧才称曾国藩为“忠臣”。

    居官之败,昏傲贪诈

    居官为宦的人,许多人走向失败,有的原因很清楚,也有不清不白、稀里糊涂被免职罢官的。居官而败的“软原因”不外乎与上司、同僚关系处理得是否好,是否与时代合拍等,但“硬原因”却又惊人的相似。曾国藩总结古代高官失位的原因时,归结为主要的四个方面,即昏、傲、贪、诈。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

    过去曾把居官四败、居家四败写在日记中来自警。现在怕时间久而遗忘,再次写在这里。与前次稍有不同。居官四败是昏、傲、贪、诈,即昏惰任下的人败,傲狠妄为的人败,贪鄙无忌的人败,反复多诈的人败。居家四败是:“妇女奢淫之家败,子弟骄怠之家败,兄弟不和之家败,侮师慢客之家败。”认为走向“仕途的人家不违犯这八败,就会长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