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沟通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案(17)
赞美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对他人尊敬的一种表现。恰当地赞美别人,会给人以舒适感,同时也会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赞美是人类精神的阳光,没有它,我们几乎不能生存。
由此可见,赞美不可少,批评也不可或缺。沟通中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善意的批评。做一个有心的职场沟通者,由你的赞美去表扬鼓励他,用你的批评去鞭策帮助他,这样一来,你的职场人生将无往不胜,无限精彩。
有人以为,批评他人往往是“得罪”人的事,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批评他人时缺乏技巧。社会发展至今,许多“良药”已经包上糖衣,或经过蜜炙,早已“不苦口”了。而我们就是要把那些忠言变得“不逆耳”。
要做到忠言不逆耳,既达到了批评他人的效果,又维护了对方的自尊,应注意以下批评技巧:
首先,要尊重事实。批评人要尊重事实,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如果你的批评超出了事实范围,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就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他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侮辱,对方会对你怀恨在心,问题就更加不容易解决。
其次,批评他人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批评他人是为了帮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要制伏别人,更不是为了拿别人出气或显示自己的威风,所以批评他人时态度一定要诚恳,不要摆出一副很严肃或阴沉的面孔,郑重其事地用指责和强硬的口气说话,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关怀、爱护、诚心诚意的态度来对待他。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这样才有利于达到批评他人的目的。
大学教授张先生,在木工手艺方面十分拿手。只要有时间,他便会自己动手做些家具,所以在他的家中,大部分的家具都是他的杰作。
但人并非十全十美,有优点必有缺点。张先生的缺点便是不能物归原处,常常把工具随处乱放,等到要用时却又找不到,因而常向妻子发脾气。他的妻子也因此深感困扰,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劝谏她的丈夫。
有一天,张先生正在钉制一个橱柜,妻子认为是劝谏的好时机。于是在他工作时,妻子便对他说:“你的一双手真是灵巧,给这个家庭贡献了许多心力和智慧。但只要你能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相信就能十全十美了。”
再次,指出别人的错误前要先检讨自己的不足。在指出别人的错误之前,先检讨一下自身的不足,并坦率地指出自己也并非完美,那样别人也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20世纪50年代,前东德总理来我国访问,拟签订了中德友好互助条约。按国际惯例,两国签约要经双方约定时间公布。然而由于记者的疏忽,在条约尚未签订的情况下,提前发了消息。周总理看到报纸后,感到很意外,马上打电话给已到外地访问的东德总理表示歉意。当天下午把有关领导和记者请到办公室开会。在了解问题发生的经过之后,周总理说:“我只在国务院会议上提醒了记者暂不发表,却没有在人大常委会上向记者交代,结果出了问题,这是我的疏忽。”然后,他才对有关人员指出错误的性质、影响,以及各自应负的责任和教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