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79.明成祖朱棣(2/2)

    在位期间,明成祖进一步强化君主,不仅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还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后又专门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除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其统治达到顶峰。

    此时的明朝经过明太祖31年的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国家昌盛。明成祖即位后,继承明太祖之衣钵,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和发展在“靖难之役”中遭到破坏的社会经济。他大力发展军事屯田制度,积极鼓励盐商经营,保证了军粮和军饷的供给。此外,他还鼓励中原各地农民垦荒,赈济灾荒,不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从根本上解决了赋役征派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物资条件。

    一直以来,明成祖都对明初实行的海外消极政策深表不满,因此他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将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与世界,尤其是周边的环境结合起来,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开展对外交流,宣扬国威,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在以后的28年间,郑和船队的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郑和还在当地播洒了先进的中国文化的种子,开创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先河,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这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分别要早83年和107年。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之一,他在位22年,以其雄才伟略将明王朝带进了鼎盛时期。在他的精心治理下,明朝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明成祖好大喜功,常年的南征北战,劳民伤财,不断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为后来明朝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1424年,明成祖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最初名为《文献大成》,于明永乐二年(即1404年)编撰完成,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达七八千种之多,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方面,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所录入之图书均未作删改。《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