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走向胜利: 以少胜多的管理法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电信领域的系统集成商(2/2)
    亚信公司高层人士透露,亚信这次宣布特意赶在其第二季度财报发布的同时,主要原因在于救市。

    亚信在美国宣布与联想it服务战略合作的当天(美国时间7月27日),其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即上涨了10%。亚信公司的实质性增长,还是个未知数。

    双方最高领导对这笔交易的解释如下: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表示:“it服务是联想的战略性业务,联想力图采取创新的机制推动it服务业务的发展。联想选择亚信,是看好亚信创业者们强烈的做大做强it服务品牌的志向,看好其突出的资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而且我们认为亚信已经拥有符合it服务特点的管理平台。此次与亚信的强强合作,就是联想以全新机制长期投资it服务思路的体现,我认为,这种全新的机制和模式,将会促使it服务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亚信公司董事长丁健说:“亚信选择联想,是看好联想集团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年积累的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同时也看好联想it服务拥有的优秀管理基础的团队。本次亚信与联想it服务资源的整合,将极大提升双方在行业应用软件和it服务产业的影响力。”

    杨元庆和丁健是各说各话,不得要领。对于联想来说,亚信的优势是所谓突出的资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这些管理平台,也就是机制这种东西;而联想的优势也是所谓全新的机制和模式,两者按说就没有什么互补性。对于亚信来说,据说看中的是联想多年积累的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如果这样,联想怎么要和亚信合呢?联想正是在这个领域里干不动,才在亚信这边试试的,互补性是谈不上的。

    问题在哪儿呢?就是两家都避免谈一个问题:客户。在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它们都是不足的。在这些细分市场,它们耕耘得既不深,也不透。

    信息技术服务是由硬件驱动的。硬件是跨国公司攫取超额利润的专利领域。只要你买了外国人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价格就只能由他们说了算。只要在硬件上还受制于跨国公司,软件和服务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谓增值服务,只是跟着外国人学舌。外国人向中国人推销这一套增值服务理论,目的是转移中国制造商的注意力,因为不管在任何领域,只要中国的替代制造一成气候,外国人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

    由此看来,联想的增值服务梦,和亚信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转型,都凶多吉少。因为,它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白客户真的要什么。客户要求将跨国公司在硬件领域驱逐出去,要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然后,才愿意认真坐下来和你谈服务问题。

    回过头来看,亚信在电信领域做系统集成商,虽然很辛苦,干的是小买卖,但小有小的好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