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缔造一家洋溢着牺牲奉献精神的优秀企业?我的话基本上说完了。但是,理论上的兴趣使我决定向读者推荐刊载在人民日报网络版的一篇好文章。文章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软就是硬、软大于硬;小就是大、小大于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呢?
文章很好读,题目是“从经济人理论研究怎样创造牺牲奉献的社会”。全文如下:
任何政府,任何执政党,任何社会,都是希望这个社会中有许多敢于牺牲奉献的人的,比如军队打仗的时候,希望官兵们英勇战斗不怕死,抗洪抢险的时候,不怕危险冲在前,等等。我在本文中的术语“牺牲奉献的社会”,就是指的这个社会中人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奋勇争先不怕死,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而且客观地平心而论,时代是牺牲奉献的社会,而现在的中国社会嘛,一半对一半,贪生怕死与牺牲奉献的情况并存。
而本文研究,如果我是政府,我是执政党,我怎样创造一个牺牲奉献的社会的技术。我将用经济人理论来研究这种技术。
什么是经济人理论呢?就是相信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希望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甚至包括英勇牺牲的烈士。这一点肯定让人们反感。但是我还是按照这个理论分析下去,最后要得出一个结论,即政府应当怎样做,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牺牲奉献的社会。
先分析一个人,如果他要做到牺牲奉献,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希望他能够冒着生命危险为社会做事情,相信他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个人利益。但是,是获得什么个人利益呢?
因为,个人利益也有许多种,一种是家族的利益,比如说自己的后代,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生活条件。一种是物质财富,比如说获得一大笔钱。一种是名誉,即希望后代能够纪念自己,或者说自己的“信息”不死,事迹能够永远在人民中间传诵。
那么,当一个人真的要牺牲奉献了,他希望的是哪种个人利益呢?我认为不是物质财富。因为,一个人要享受物质财富,他的前提必须是活着,如果死了还享受个屁,一具尸体,哪能够拥有财富呢?
因此,我以为,他的个人利益就两个方面,家人的利益,名誉的利益。而名誉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就是说,任何人如果准备牺牲奉献,他一般是希望他的名字,他的事迹,能够在后人中传诵,社会上能够对他的事迹广为宣传,后人经常会纪念他,这就是他的最重要的个人利益。如果社会能够履行诺言,真的不断在后人中间纪念他传诵他宣传他,那么他就愿意在必要的时候英勇献身。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