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仿造、再仿造
——做好仿造学问,扬长避短
仿造,就是别人创造了新的事物,但还差一点火候,还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时候,另一方对新事物加以模仿,并完善新事物,使它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到2005年止,我国摩托车产销已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个世界第一是仿造出来的。
十年前一辆125cc的摩托车,可以卖到1万6、7千元,然而现在只能卖3千多块钱。
辉煌时,重庆摩帮在越南的年销售数量达到几十万辆,一度超过世界摩托车强国日本。
我国的摩托车产业,包括下面要介绍的力帆摩托车公司,基本上是从仿造日本品牌的摩托车起家的。
中国品牌仿造车的威力在于:它不用长时间地在一个低水平阶段摸索,一上来就有一个很高的质量基础;再加上劳动力很便宜,价格可以做到很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质量加低价格”的、典型的“中国制造”赢利模式。在这样一个有竞争力的赢利模式下,中国品牌的摩托车,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往下走,可以打价格战,搞大宗产品化,用价格优势驱逐外国品牌。接下来,再通过建立品牌和本地化等措施,巩固自己的阵地。往上走呢,可以在既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搞自主研发,做高端,增加附加值。
力帆摩托车公司在海外市场就是这么做的。请注意,“高质量加低价格”的赢利模式是一切其它运作手段的关键,其表现就是搞大宗产品化。
让我们来听力帆摩托车公司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越南兴安省一条普通的街道做了一个观察记录。早上8点,这里成了摩托车的海洋,记者在街头数了数,发现有一半左右都是力帆摩托,力帆摩托已经成了越南消费者的首选。
力帆的国际化是从第三世界起步的,第一站就是越南,那是在1998年。
在越南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摩托车的消费市场巨大。但是,1998年的越南摩托车市场,日本摩托车占据了98%的市场,剩下的2%是俄罗斯产的摩托。
力帆进军越南市场分了三步走。
第一步是价格战。
日本车品质好,但价格高,力帆打的是价格牌。100毫升的弯梁车,日本车的售价是2100美元,我们的批发价是700美元,代理商零售是1200、1300美元。越南经销商说,力帆摩托质量好,价格对农民比较合适。
第二步是品牌战。
价格优势之外,力帆的品牌投资也搞得有声有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