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
若菩萨作是言。
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在上一个章节,我们讨论了万物的潜能,也就是佛教徒所谓的“空”。我们清楚地了解,我们所遭遇的每一件事,就事件本身而言,没有所谓的好或坏,因为如果它是一件好事(或是一件坏事),那么其他人对于这一事件,也会有相同的感受。举例来说,在工作场所,那个令我们感到不愉快的人,也同样会惹得公司其他同事恼怒不堪。然而,几乎总是会有一个人认为那个人十分善良并招人喜欢。
事实上,这个例子蕴藏了两个重要的含意:
⑴那个人既不具备“令人不愉快”的特质,也不具备“美好宜人”的特质。他本身是“空白的”或“中性的”或“空的”。
⑵那个人之所以让我们产生恼怒的感受,必有其他的原因。
那么,令我们恼怒的原因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揭开万物潜能的某些原则,以及运用潜能获得人生事业成功的原则。在《金刚经》中,世尊(即佛陀)曾说了一段话,关于创造一个理想的事业,以及一个圆满的人生,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极乐世界。
世尊说道:
喔,须菩提,假若一些修持菩萨慈悲之道的弟子说:“我正在设法创造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那么,他们所言不实。①
针对上述含意深奥的字句,上师邱尼喇嘛做了如下的阐释:
佛陀希望通过以上的字句指出,为了使一个人企及我们先前所说的最高境界,那么他或她必须先创造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在这一完美无瑕的世界之中,成就最高的境界。因此,世尊对须菩提说道,假若一些修持菩萨慈悲之道的弟子说,或自认:“我正在设法创造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而在此同时,如果他们也相信,完美无瑕的世界是存在的,是自生的,那么,他们所言不实。
在《金刚经》中,佛陀继续解释道:
何以如此?因为如来曾经明言,这些完美无瑕的世界,我们设法创造的完美无瑕的世界从不存在,这也正是我们能够称它为“完美无瑕的世界”的原因。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