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之中,你可以把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视为一个“理想的事业”。此处必须说明的第一个要点是,“一个理想事业本身是存在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无论是一本书、购买一幢大楼,或工作场所,坐在你旁边的讨厌鬼,就他们本身而言,没有一个是好的或是坏的。如果它(他)是好的(或坏的),那么每一个人之于它(他)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但是,人们的感受各异。因此,这些事物是空白的,是中性的,或是佛教徒所谓的“空”。然而,我们确实认为某些事物是好的,也确实认为某些事物是坏的,如果好与坏的感受并非来自事物本身,那么它从何而来?如果我们能够解开这一谜团,或许我们就能够“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心之铭印
显然,我们只要自我思考片刻就会明白,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其实源自我们本身。无论我们把一个同事看做一个讨厌鬼或是一个开心果,都系于我们自身的观感。这一点,从其他同事以不同的角度,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看待你眼中的讨厌鬼(或开心果),就可以获得证明。
事物的好坏利弊源于我们自身又怎么样呢?我们如何能够运用这一现象,作为我们的优势呢?
我认为,首先要讨论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为什么事物的好坏并非源自我们本身。要说我们看待人或事物的方法,源自我们的心(mind)或我们的观感,十分容易,但非常明显的是,这不表示我们只要许下愿望,我们就能够控制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在这个世间,没有一个商人“想要”失败,想要破产,想要感受希望破灭的员工、欠收账款的供货商、心灰意冷的伴侣子女所承受的痛苦。
从某种角度来看,破产倒闭的想法来自我们的内心,或许是真的,但并不表示,只要我们希望不破产,它就不破产。无论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用某种方法看待事物,那个原因正迫使我们用那种方法看待事物。
从这个段落开始,我们必须探讨“心之铭印”(imprint)的佛教观点,即“业”的真实意义。不过,由于人们对于“业”充满了许多误解,那么我们就使用“心之铭印”的概念来做讨论。把你的心想成一台录像机,你的双眼、双耳,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是录像机的窗口。几乎所有决定录像品质的旋钮和开关全系于你的动机——你想要录下什么,以及你为什么要录像。那么,影像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事业成功或失败的印记是如何烙印在你的心中?
让我们先探讨心之铭印的整个概念。把心看做一块非常敏感的油灰(混合了白垩粉和亚麻籽油的软团,有一点类似粘土),无论何时,无论那块油灰接触了什么事物,那件事物都会在那块油灰上留下印记。除此之外,油灰(即心)还拥有其他惊人的特性。第一,它清澈透明,不具实体——它完全不像我们的身体,完全不是由血、肉、骨所构成的事物。
虽然在某些方面,心(识,意识)属于脑的一部分,但佛教不接受脑即是心的概念。心(识)的范围也扩展至指尖,例如你可以察觉某个人触碰你的手指,而正是你的心察觉了那个人的触碰。此外,如果我问,在你家的冰箱里面,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你的心之眼就回到家中,也就是说,你从记忆之中拉出几件从今天早晨到现在,可能仍然留在冰箱中的物品。
就某种意义来说,你的意识经由推理与记忆的媒介,已经远远穿越了身体的束缚,到达你身处之地之外的另一个处所。如果我说,想一想天上的星辰或更遥远的地方,那么你的心会在何处呢?
心的油灰具有另一个有趣的特质。把那块心的油灰想成一个长条,然后像从袋中拉出一条意大利面一般,记录了你生命的最初时刻,一直到生命的最终时刻。[或许它的长度更长,包括了过去的生生世世(前意识),以及未来的生生世世(后意识),但在这里我们不做讨论。]换句话说,它的长度随着时间延展。在你读一年级的时候,你所学的注音符号、英文字母铭印在心,然后一直跟着你上了二年级;这也是为什么你到了二年级,也包括现在,你就能够读字了。
身语意的种子
在西方国家,我们不习惯把学习称为“蓄意植入印记”,但如果你仔细思量,那正是我们送孩子去学校的原因。我们希望一年级的老师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烙下一些印记,也希望到了孩子上了医学院,那些印记仍然存留不退,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必单单依赖社会福利所提供的保障养老了。虽然我们极少思考整个心理铭印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但我们都相信心理铭印的概念。
举例来说,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脑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却不见脑袋越来越大?让我们来谈一谈那些迫使我们把“中性”、“空白”的事物做了好坏区分的铭印。(截至目前为止,我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对“空”这个字有了足够的认识;“空”不代表“了无意义”,它和“黑洞”毫无关联,也不是“努力不去想任何事情”;诸如此类的想法都不是“空”。“空”表示的意义只不过是:我们遭遇了一些好事或坏事,但那些事情本身并无好坏的特质。)
这些“好”“坏”感受的铭印有三种不同的植入方式:无论何时,当我们行动(身)、说话(语),甚至思考(意)的时候,就植入了铭印(身、语、意的种子)。那台嵌装在我们内部的录像机,也就是我们的心,全天候开机;心的某一个层面持续地录下经由我们的眼睛或耳朵,以及包括思想本身等身体其他部分的“镜头”所感知的每一件事情。当你看见自己伸出援手帮助一位陷入困境的员工时,一个好的铭印就烙进你的心中。当你看见自己对一名客户或一位供货商撒了一个小谎,你的心中就留下一个坏的印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