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经营版图的潜在危机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不能领着生钻供货商进入办公室,因此我们只能站在介于门厅(称之为“人阱”)与等候室之间的过道进行交易,如此其他的钻石交易商就听不到我们所开出的价钱。你不妨想象一下如此的情景:你站在一条狭小、昏暗朦胧的过道上,满是数千颗细小钻石的手上握着一张小纸条,身后的工厂传来阵阵嘈杂的声响,你努力扯着嗓门说话,但又不想让坐在你前方等候室的人听到你们的谈话内容;你们计算着购买不同等级钻石的总金额、利率,以及物价顺应率(slidingpaymentarrangements,将工资、税等配合物价指数的高低适当予以调整时的用语),好像两名剑客挤在一个衣橱里面进行一场决斗。
顺便一提的是,所谓“人阱”是指钻石公司里面的一块特别区域,内部人员见有外来访客,“哒”的一声开启第一道门。访客进入,第一道门关闭之际,电视摄影机开始监测,或由公司内部的人员透过一面防弹玻璃监看来者何人,然后再由公司内部人员按下电钮,开启第二道门,访客才算真正“登堂入室”,进入公司重地。一个电子机械装置可以防止第一、第二道门同时开启。尤其当你在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你通过了内门,也就是第二道门,却忘了带打开第一道门的钥匙,这可就好玩了。当公司的营运到达这一阶段,我们采取稳当的措施,向房东租下另一半的楼面。当我们的办公桌宽度大约又增加了20英寸的时候,我们租下另一个楼面;两层楼之间架了一个楼梯作为连接。之后,我们的办公桌又宽了20英寸,销售成绩总是双倍增长,我们又租了另一层楼,不过可惜的是,那个楼面和先前租的两个楼面之间隔了两层楼。
接下来,到了我们需要更多空间的时候,同一幢楼之中,再也没有闲置的楼层可用。我们立刻查看隔壁楼层数较少的建筑,但一无所获。因此我们租下距离两幢楼较远的一个楼面;那幢楼的高度足以不受介于两个办公地点之间较矮楼层的干扰,我们可以把那些完全违规的电线悬挂于两层楼之间的半空中,连接计算机网络。这些悬在半空中的电线,看起来就像悬挂在布鲁克林区廉价公寓之间的晒衣绳一般,只不过这一次是发生在曼哈顿市中心的钢筋玻璃帷幕高楼之间。
此时,我们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情况。为了在分别位于两幢楼的宝石分级室做拣选分级的工作,我们必须经常带着一大箱一大箱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紫水晶,以及其他许多宝石在街道上来回穿梭。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而且钻石区的范围已经扩张到我们承租楼面的区域,租金不停地上涨。我们必须决定如何解决公司地点的问题。此时安鼎每年的营业额已达数百万美元,大约拥有100名员工。因此,我们又回到房地产和万物潜在可能的问题。
相同行动,不同结果
在纽约有一种商人,每天早上必定买一份《华尔街日报》(theesoros)之流的商界名人的文章。索罗斯曾经大胆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名利双收,成为商界翘楚。凡是登上这一版面的商界人士,都被推崇为“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他洞烛机先,远远走在其他人前面;当缺乏企图心,较为保守的商人裹足不前的时候,他具有勇气与自信迎头向前,获取较高的利润。
大约在《华尔街日报》第四版的地方,则会刊登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家企业因为管理方式陈旧过时、不思突破,而面临失败瓦解的命运:董事会叫所有的副总裁卷铺盖走人,总裁也由新的人选担任。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后,我会再拿一份《华尔街日报》来瞧一瞧(事实上,我过去时常偷偷地把塞在另一位副总裁办公室门缝下的报纸拿走,在他进公司之前,再放回原处)。这时候,在头版就会有一篇文章赞美一家经年遵循旧制的公司,在这一季缔造了巨额的利润。他们是一家“绩优股”公司,由一个具有忠于过去经营智能的领导人掌舵。接着在第四版,有一篇文章激烈批评一名愚蠢的资本家,轻率鲁莽地以公司的股票作为投资的赌注。
《华尔街日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个月,被称为投机天才的人物,几个月之后,却被讥为投机白痴;在某个月,被认为是守旧笨蛋的人士,几个月之后,却被人赞美为作风稳健传统的英才。或许那些投机天才仍然继续飞上云端,或许那些行事保守的傻瓜仍然每况愈下。无论如何,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同样一个人或同样一家公司所采取的相同行动,几乎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房地产的抉择
我们如何把这个道理应用于房地产?它又如何展现“潜能”?想一想,当安鼎经历了数年租或不租、扩展经营或不扩展经营的不确定之后,开始仔细考虑拥有一幢属于我们自己的办公大楼的时候,我们会思考什么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大刀阔斧地采取如此重大的行动?
面对这一问题,每一个生意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与打算,并且评估其中的利弊。一幢崭新的大楼将使我们的顾客感到耳目一新,同时加深顾客与供货商对我们的印象。
或许,他们将认为,我们扩展的程度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或许,客户们担心,我们将提高价格来支付新的开销;或许我们的供货商将认为,他们以前卖给我们的宝石价格太过低廉,他们金钱上的损失反而让我们买了新大楼。
如果我们迁离钻石区,当我们需要宝石的时候,或许会增加宝石供货商运送货品的困难,也提高许多风险。或许我们承租办公室所省下的费用,可以让我们支付供货商更高的价格,也将吸引更多的交易商,赚取更多的利润。
或许迁移新址将使员工上下班更加麻烦;或许多了半个小时的往返时间,将促使优秀的员工离职,在靠近钻石区的地点另谋高就。或许,人们会喜欢新公司的环境;它坐落于西格林威治村(e,指纽约或其他城市的文人、艺术家等的聚居区),比较安静清幽,拥有许多精巧雅致的店铺,餐厅供应的食物分量也比市区来得多。或许,在我们搬迁至西格林威治村之后,当地房地产的价格将迅速飙升,我们投资房地产的报酬率也随之提高。或许,纽约的房地产将经历另一次的剧跌重挫,使我们无法负担高额的抵押借款。或许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把所有的生产制造过程全部集中在一幢大楼之中,将使我们得以降低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攻城略地,大发利市。或许,维持一个大规模制造工厂的开销将逐渐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尤其在生意淡季的时候,更是严重。
那些在商场上摸爬打滚多年、真正诚实面对自我的人都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正反好坏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如果你买下大楼,一切蒸蒸日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天才,买下大楼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决定。如果你购置大楼,结果事业慢慢滑坡,那么你就成为一个冒险投机的糊涂虫。如果你没有买下大楼,公司营运仍然稳定健全,或是你没有购置大楼,结果公司运转不良——这下子,你可知道其他人会怎么说你了吧!而你也明白,不管其他人赞美你是天才或批评你是白痴,你都是同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