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给父母的忠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5章 管教孩子的误区(3)
    父母责骂容易导致儿童品性障碍。同济医科大学妇幼系专家研究表明: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导致孩子出现品性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或体罚,同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生行为问题。另一方面,4~5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责骂会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严厉对待孩子,还有可能把亲子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变得性格颓丧忧郁,处处感到自卑,缺乏独立活动的气魄。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除了具有“爸爸”“妈妈”的威信之外,还应获得兼做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的资格。

    管得太死

    高玲的父母对孩子管教非常严格。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品德方面,他们都给予非常严格的规定。上学、放学时间严格规定,一旦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都会受到盘查甚至打骂,以致高玲一旦发现回家的时间超过了父母规定的时限,就十分紧张地寻找借口,以便过关。对高玲的交往父母也严格限定,不允许和男生交往,等等。有时上街买东西,妈妈也不允许高玲发表意见,一切都得听妈妈的安排。一次外出给高玲买衣服,高玲坚持要买自己喜欢的那件,妈妈坚决不允许,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到了初三,高玲每花一分钱都得向妈妈伸手,而且必须说出充足的理由。学校组织春游要向班里交十五元钱,妈妈一定要高玲到学校请班主任写一份证明,才算把钱交给了高玲。这样,高玲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感到十分压抑。

    教育孩子诚实、正直,勇于讲真话,勇于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乐观健康地生活,这是每一个父母的愿望,当然也是高玲父母的愿望。但最后的结果却使高玲不得不学会撒谎,不得不承受孤独,不得不变得压抑,这样的后果恐怕是高玲的父母不曾估计到的,但这却的确是他们一手造成的。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给孩子时间上和零花钱上一定的自由,他们就没有必要在时间的出入上,在自己一些小小的金钱需求上向父母撒谎。给他们一定程度上的信任,比如把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细节都控制在父母眼中(其实这也是办不到的),更能促进孩子健康、正直、诚实品质的形成。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判断自己的交往对象,能促使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在打扮自己这方面,年轻一代往往和年长一代有观念上的出入,父母更没有必要强求一致。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惟恐有的事情自己照顾不到,替孩子处理不到,孩子会出差错,其实却适得其反,只能让孩子的情感抗议,能力平庸,品德败坏,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们要建议父母们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别把他们限制得太过分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