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科斯大学毕业,这一年是当时世界经济大萧条(greatdepression)最严重的年份,失业到处可见。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毕业生中失业也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是科斯又一次交了好运,让他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这事是怎样发生的呢?在1931年,由于一个杰出的黄麻织造工业的企业家,乔治·邦纳(georgebonar)的经济资助在邓迪建立了一所经济与商业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的威廉·贝弗里奇(e)和其他一些人在这所学校当顾问。学院是由邓迪教育当局管理,学院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从商做准备。高年级教师的聘任是在1931年进行。低年级教师的聘任是在1932年进行。科斯回忆道,参见科斯:《我的经济思想演进》,原稿为英文未刊稿。当时他找到这份工作是较容易的。由于他获得的是商学学位,尽管对经济理论了解甚少,但对实际事务方面则学得较多,这样科斯看上去比经济系毕业的大多数学生更有条件适合这个职位。为此科斯于1932年10月被聘任为邓迪经济与商业学院的助理讲师。科斯曾想,如果邓迪学院不是在1931年成立的话,不知道他会干些什么。既然如此,一切就从这里开始,科斯打算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并可能逐渐地发展。
在邓迪学院,科斯的教学任务包括了10月份开始讲授的全部3门课程。邓肯·布莱克(duncanblack),当时邓迪学院的另一个助理讲师,他回忆说科斯当时是带着满脑子关于企业的想法来到邓迪的。幸运的是,科斯教的课程之一是《商业企业组织》。在科斯保留许久的给他的朋友福纳的信件中,科斯就描述了他在那门课程中第一堂课时讲课的内容。其包括了后来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的主要论点。当然,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人来说,根本就不会想到他在1932年这些思想将会是那样重要。科斯喜欢讲课,科斯在给福纳的信中,在描述了他的上课内容后写道:“对每门课程来说,都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我想),我自己感觉是相当满意的。我能说的一件事就是我自己做得完全成功了。”参见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245页。因为,就科斯回忆,他在邓迪学院讲课之前,没有读过多布的《论俄国经济发展》,只是读了一点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以及相应的著作,主要的影响是来自普兰特。
科斯到邓迪学院后开始阅读,有亚当·斯密(adamsmith)、帕伯克(babbge)、杰文斯(jevons)、威尔斯特德(ht)等人的经济学经典著作。科斯在邓迪学院所写的日记中,以及在邓肯·布莱克准备为肯尼斯·埃尔金格(kennethelzinga)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所写的关于科斯的条目中表明,科斯在那时的态度是“确实是出人意外的”,科斯希望经济学既能处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问题,又能用简明的方法这样做。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多是满足达到目标的一种或另一种,而在科斯心目中,关于经济学的研究显然是为了达到这两种目标。参见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246页。不管科斯是否获得成功,布莱克正是描述了科斯的经济学目标。这表明,虽然科斯开始不是进行经济学学术研究,只是接受过工商管理知识的教育,当他开始研究经济学时,目的还是运用其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发生了什么。
但是科斯认为不能排除他的思想要受现实经济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影响。在1933年张伯伦(chamberlin)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一书,琼·罗宾逊夫人(joanrobinson)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这些著作给予当时经济学界一个巨大的震动,科斯也和其他人一样被卷入其中。当时科斯在邓迪也用琼·罗宾逊夫人所采用的新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张伯伦讨论过的市场双头垄断问题,并在1934年写了一篇论文。其论文在1935年发表。不过,从科斯当时的态度来看,尽管在凯恩斯雄踞经济论坛之前,这两本书是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主要感兴趣的书,但科斯在那时候对这些著作并不抱任何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