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的教育制度,科斯在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之后,可以继续在契尔伯文法学校学习两年。作为伦敦经济学院的校外学生,他可以参加伦敦经济学院的中期考试。这包括了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所要选修的全部课程。因此科斯进入大学后,面临着决定读什么学位的选择。而就此而言,科斯认为,他当时所做的选择完全是由他所遇到的偶然事件决定的。由于科斯通过大学考试时历史科目较为优异,因此他在学位的选择上,一开始倾向于希望获得一个历史学学位。但学校规定,要获得历史学学位必须懂拉丁文。由于科斯进入契尔伯文法学校时比一般孩子晚了一年,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学习拉丁文已经一年了,因此,科斯被分派到学校的理科班,这也就意味着科斯不能获得历史学学位了。因此科斯转向了他另一门成绩优异的学科——化学,并开始为获得这一学科学位而努力学习。但是后来科斯发现数学是这一学科学位的必修课,而数学对科斯来说并不合胃口。因此,科斯最后只好决定转向他在契尔伯文法学校惟一向他敞开大门的、可供他选择的、能获得学位的商学学位上。科斯回想起这段插曲时,参见科斯:《我的经济思想演进》,原稿为英文未刊稿。认为他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喜欢学习数学公式及数学运算的意义。如果他能有汤普森(sylvanusthompson)的《计算容易》这本书(其书解释了数学运算的意义),或者在契尔伯文法学校的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就很可能引起他对数学的兴趣,并把数学学好,也就能获得数学学位了。幸运的是,他没有去做一个平庸的数学家。而且,因为他当时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对社会问题特别感兴趣,这也意味着研究经济学的前景对他很有吸引力。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学习经济学、地理学、法语、英国经济史、会计学(当时契尔伯中学没有开设会计学,他是通过函授学习的)。他参加了伦敦经济学院继续商业学士学位学习的中期考试(除了会计学之外,在契尔伯文法学校教有其他课程和相应于他获得学位的课程)。虽然当时科斯对要考试的科目所需掌握的知识是相当粗浅的,但是他还是通过了中期考试,并于1929年,他18岁的时候,进入伦敦经济学院继续商业学士学位的学习。1929~1930年,科斯为学位第一部分的最终考试学习了许多课程:英国贸易、流通原理、生产理论、产业关系、海外领地的经济发展、印度和热带属地、商业法、统计方法、运输组织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在1930年考试获得通过。
对于第二部分课程学习,他决定选修工业组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是为那些今后想成为企业经理的学生学习而专门设置的。当然,这对科斯来说,是不适合的职业选择,但科斯认为对一个不懂拉丁文不喜欢数学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别的可选择呢?1930~1931年科斯在学习第二部分课程时,他选修了法语、会计学、工商行政管理、工厂会计成本核算、工贸原理、现代工业问题、工业金融、工业法以及工业心理学等课程。不难看出,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的两年中,学习了门类众多的学科,因而用于每门学科的时间就不可能太多,这不可避免地未能进行系统阅读。科斯没有选修经济学的课程,但是科斯对有关法律的一些课程,尤其是工业法特别感兴趣,几乎被这些课程迷住了。攻读商学学士学位的结果,使科斯既懂得一些法律、会计学和统计学,又懂得一点经济学,这样的知识结构对科斯今后的研究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当时科斯并不知道这点,选修工业组课程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而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以前在南非开普敦大学任教授的阿诺德·普兰特(arnoldplant)在1930年被聘任为伦敦经济学院商业教授,并专门负责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普兰特教授负责工业组。而科斯那年正好在普兰特接任的那个工业组学习。科斯听了普兰特关于企业管理的讲演,最终在考试前5个月开始参加普兰特所教的讨论班。尽管伦敦经济学院一些课程是包括了经济学原理方面的内容,但是科斯并没有选修经济学的课程。结果是,当时科斯对经济学理论方面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普兰特在讨论班所传授的经济知识,改变了科斯对经济体制运作的看法,或许更准确地说,是给科斯一个对经济体制观察的智见。普兰特解释了经济体制如何可以用定价机制来协调。生产者把利润扩大到最大限度;生产者之间进行竞争;因而价格趋向于与成本相等,产出的构成是消费者最高评价的构成。政府经常为既得利益服务;助长垄断而不是竞争;普遍加强使事情更糟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使科斯知道了价格体制指导下的经济带来的好处。由于那时科斯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所有这一切思想对科斯来说都是十分新鲜的。可以说,普兰特不仅影响了科斯的思想,而且改变了科斯的人生。
1931年科斯最终通过了获得工商学士学位所需要的第二部分课程考试。不过,由于科斯已经在契尔伯文法学院学习了1年,而伦敦经济学院校方规定在能够授予学士学位之前,要求在学校住校3年。因此,科斯决定必须在这3年住校期间做点事情。在科斯为第二部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他对工业法的课程学习最有兴趣。因此,科斯决定以工业法为专业。毫无疑问,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将成为一名律师。但是那件事并没有发生。当然,这完全是受普兰特影响的结果。
当科斯完成了他的商学士学位课程的学习的时候,他对会计学、统计学和法律的知识了解还是知之甚少。尽管他在伦敦经济学院没有选修经济学的课程,但他自己也选读了一些经济学的原著。科斯在此期间,迷上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robbins)介绍给他的两本书,弗兰克·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和菲利普·威克斯蒂德(philip)等人的讨论更是获益匪浅。
科斯和福勒都对成本和成本曲线结构特别感兴趣。然而,期终考试之前的最后几个月里,对经济学的讨论并非科斯主要感兴趣的科目。而吸引科斯的是生产制度结构——不是生产的组织结构,而是奥地利的生产资本结构。这是因为1931年2月,哈耶克(hayek,fa)正在伦敦经济学院讲授公共课,他的讲课把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都迷住了。哈耶克讲课时,教室里堂堂爆满。后来其讲课内容收集在他的《价格和生产》一书中。正是这种自由的学习、讨论以及听课,似乎科斯没有进行正规的经济理论训练,但是后来证明却是一大优势,因为这就使科斯不需要训练应该思考什么,反而也就不会忽略什么。这就给科斯处理经济问题有了许多自由空间。在期终考试,科斯的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理想,不过他还是获得了1931~1932年伦敦大学授予他的一笔欧奈斯特·卡塞尔爵士(sirernestcassel)旅行奖学金。科斯打算用卡塞尔旅行奖学金到美国研究工业组织中的经济问题,可以在伦敦经济学院住校一年。这是因为科斯在伦敦经济学院只读了两年的时间,而学院要求住校3年才能获得学位,科斯也只能在1932年获得商学学士学位。也正是这些偶然的事件使科斯真正走上了成为一位经济学家的道路,而不是成为一位篮子编织工、一位历史学家、一位化学家、一位工程师或一位律师。
到美国旅行,发现经济运行的真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