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公元698 年靺鞨酋长大祚荣自立为国王。713 年唐睿宗派郎将崔忻入渤海,“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专称渤海国;同年,大祚荣派子朝唐,后“每岁遣使朝贡”。(《旧唐书》)那么,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日本津田左右吉的《渤海史考》根据渤海自有年号和曾34次出访日本等史实,认为渤海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古代国家。苏联渤海史专家沙弗库诺夫在《渤海及其在滨海边区的文化遗存》中则宣称渤海国“是我们伟大的多民族祖国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因为:①渤海国王有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②渤海国有自己的年号;③渤海国曾与唐王朝兵戎相见。朝鲜史学家朴时亨则认为渤海“从其居民、领域、主权等各方面看,都是高勾丽后继者”,“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之一”。中国学者认为以上这些说法是根据渤海国的民族特点,故意夸大了它的独立性。为此,陈显昌在《唐崔忻题名石刻》(《求是学刊》1980年第1 期)一文中着重指出:此刻石虽仅有29字、却是渤海国是中国领土的实物见证。

    在国内,尽管多数专家认为渤海国是唐时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具体论述却有不同说法。杨昭全认为渤海国虽自立为邦,却“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靺鞨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国家,“与唐王朝保持严格的臣属关系”(《求是学刊》1982年第2 期)。论据有六:①渤海为靺鞨所建,而靺鞨族是我国境内的古老民族;②渤海王国之地域早系我国之领土;③渤海接受唐朝册封,受爵、向唐朝朝贡;④渤海疆土为唐之行政建置;⑤渤海官吏由唐王朝任命;⑥渤海国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姜守鹏根据以下三点提出了“渤海国是唐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国家”(《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 期)的看法:①渤海人自己承认隶属于唐朝;②唐在渤海设州置府,按自己的下属进行管理;③渤海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公认渤海隶属于唐朝。公元897 年新罗孝恭王在给唐朝《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明确写道大祚荣“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方受大朝(唐朝)宠命,封为渤海郡王”。八世纪末,日本留唐僧永忠在给日本天皇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渤海在日本“和铜六年(公元713 年)受唐册立“。(《类聚国史》)

    有人认为渤海国是一个一切主权都归唐朝的国家。魏国忠《渤海都督府长史小考》(载《北方论丛》1982年第2 期)据《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一《与渤海王大彝震书》:“今因王子大冒兴军等回国,赐卿官告及信物,至

    宜领之。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等,各有赐教,具如别录“的记录,对”长史“进行了考证,认为以上官职唯”长史“不见于《新唐书。北狄传》渤海职官序列,而位又高踞于百官之上,当来自渤海以外势力所派,在当时唯有唐朝能如此。”长史“是古代中国所特有的职衔,唐时设置已很普遍。公元725 年,唐于黑水靺鞨内”置长史“,在唐廷看来,渤海与黑水地位均等,故更需要向地域毗连的渤海地区作同样的派驻。因此,既然长史一官负责渤海地方政务,唐朝在渤海国就拥有一切主权。

    然而,研究渤海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不能忽视和回避其特殊性。它曾号称“海东盛国”,实力强大,一度竟与唐朝分庭抗礼,说唐、渤两国各自为政,渤受唐册封和人贡实欲与唐修好,也是不无道理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