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碎叶何时设镇?(2/2)

    邹逸麟、赵永复发表了《唐代的碎叶城》(载《复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持贞观说。文章从公元七世纪前后西域的政治、军事形势,唐王朝的势力以及和西突厥的关系、碎叶城在西域中的地位、碎叶和焉耆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论证碎叶设镇并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当在贞观二十二年,而非在显庆之时。其主要论据:(1 )从唐王朝和西突厥的关系看,唐朝立国之初,西突厥就臣属了唐朝。西突厥新立可汗,必须由唐朝予以册封。贞观六年(公元632 年)遣鸿胪少卿刘善周立咄陆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十五年(公元641 年)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帅立弩失毕部贺咄叶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西突厥内部发生争端时,唐朝有权加以调处。在龟兹之役期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在位,当时咄陆可汗因不为部众所服,己从白水胡城逃至吐火罗。乙毗射匮可汗由唐使节选择册立,此时西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十分融洽,又值咄陆南逃,故地空虚。在这种形势下,唐朝在位于咄陆部与弩失毕部之间的碎叶城设镇是完全可能的。(2 )从龟兹之役的经过情况来看。贞观十一年(公元647 年)十二月,唐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取龟兹,次年三月唐太宗曾对侍臣说:“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列颠、那利,每怀着鼠,必先授首,弩失毕其次也。”

    说明唐朝此次出征,目标还包括碎叶以西的弩失毕部,同时兵力曾达天山以北的处月、处密部及天山以南的拨换城(今新疆温宿)。下拨换城后,又遣“左卫郎将权祗甫徇诸酋长示祸福,降者七十余城,宣谕威信,莫不欢服”。当时拨换城以东各主要城市已被唐朝所取,所以“降者七十余城”中,有可能也包括拨换城西北的碎叶城在内。因而断定碎叶镇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平定龟兹时设置的,为安西四镇之一。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 年)罢四镇,显庆三年(公元658 年)平定瑶池都督府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并复四镇,以焉耆取代碎叶,因为据史载在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再罢四镇时,其名称为“龟兹、于阗、焉耆、疏勒”。至“调露元年(公元679 年)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碎叶镇置于显庆时的说法,并无确实根据,不足为信。两《唐书》,《册府元龟》、《唐会要》、《大唐西域记》、《资治通鉴》等史籍多记有碎叶城的资料,但均无载碎叶设镇的确切年代,故有此争议。主贞观说虽比主显庆说的理由充足,但有不少根据是用间接材料加以推论,因而其结论难免还带有推断之嫌,只能作为一种说法,还不能作为定论、揭谜的唯一说法。《辞海》虽主贞观说,但同存显庆异说,即是一例,其他主贞观说亦应如此。(王天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