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刘猛将军(蝗王)庙主神是谁?
    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赴上海崇明围垦农场,在路过西北庙镇后,要经过一个叫猛将庙的地方。当地乡老都说是主把一位姓刘的将军。大凡有姓氏的神祇都是地道的国货,我以为这大概也是本地的土特产,不足为奇了的。10年后,读方志,见有诸家方志祠庙志篇里,几都无不列有所谓猛将军庙的条目。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蝗王庙、八蜡庙(虫王庙),即俗称的刘猛将军庙。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农立国,所以对于与兴农有害的自然灾难尤为关切,因而对于天灾防治,常祀有龙王、火神和其它各式各样的神祇,对与庄稼为患的蝗虫,也设法找到了一位威力无边的虫王神,也就是能治理百虫的大总管。它就是刘猛将军。

    在旧中国,蝗王庙是颇为走红的,谁也得罪不起。封建时代缺乏主体意识的人们,只有一种单向思维定势,即把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的意向全都交给了虚渺的神明主宰。蝗王神起因当在宋代,但当时祭祀朝拜尚未纳入国定例事。自清朝嘉庆朝始,才由皇帝钦定它为正宗神祇,规定春秋两祭,庄稼成熟季节,还可望有特别大祭。它的祭礼规格不低,“行礼仪常与直省祭关帝庙同”(《大清通礼》卷十六),也就是说各地祭祀蝗王庙,都要由本地最高行政长官主祭的。但是中华大地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物产以至人情世俗各异,而岁月如逝,变化万千,所以祭祀者设置的蝗王主神,也有自己的认知和界定。

    蝗王庙祭祀主神刘猛将军是谁呢?

    刘猛将军者,望文生义当是一位姓刘的勇猛将军。清人袁枚说:“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新齐谐。鬼多变苍蝇》)。可见刘猛将军已叫出了名。

    在宋朝,就供奉了几位刘猛将军,“瓦塔在宋仙洲苍吉祥庵,宋景定间建,即大猛将堂。神姓刘名锐,……亦作刘武穆锜,冯班作刘信叔,又作刘(韦合),又作南唐刘仁瞻,有吉祥上义中天王之封,旁列八蜡神像,……

    其封神敕命碑在灵岩山前丰盈庄,宋景定四年(1263年)二月正书“(清顾震涛《吴门表隐》)这里所说的还仅是南宋中期苏州的供奉,可见所谓刘猛将军之神并无定位。它乃是一个载体,是按时空而有变更的。

    刘锐说。刘锐者,罕见于史传。“相传神刘锐,即宋将刘锜弟,殁而为神,驱蝗江淮间有功”(《识小录》)。

    刘锜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封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书除蝗”(《灵泉笔记》)。“宋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刘锜因驱蝗,理宗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怡庵杂录》)。此处或系为“猛将”最初出典。按,刘锜是与岳飞等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世称“张(俊)、韩(世忠)、岳、刘”。他曾大败金兵,歼灭金军王牌“铁浮图”和“拐子马”,因而江南地区的刘猛将军庙,即明确供奉他的塑像,且有庙联为证:“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驱蝗成稳岁,将军合号百虫来”(江苏无锡南刊沟刘猛将军庙):“破拐子马者此刀,史书麻扎;降旁不肯以保稼,功比蓐收”(江苏武进刘猛将军庙)。此处是说他命将士持麻扎短刀只管低头砍拐子马足,则马不战自倒,“旁不肯”是一种吞噬蝗虫的小虫。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