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1923年紫禁城特大火灾是怎么发生的?(2/2)
    一种说法是电线走火。当时紫禁城里造一座小型发电厂,专供宫内照明之用。因电线质量差及敷设使用不得法,宫内已不止一次发生电线漏电走火的事,但未酿成火灾。此次大火烧毁的东路楼阁,全部敷设有电线。起火的晚上,东路楼阁有7 个太监值守,彼此证明未纵火。也未见有其他人纵火。9 点多钟,火从静怡轩起。

    一种说法是渎职失火。紫禁城当时虽已采用电灯照明,但因紫禁城面积大,房间多,发电厂功率小,尚不可能全部采用电灯照明。许多地方仍采用旧法,用铁油灯挂在柱上照明。日久天长,木柱烤焦,便易引发火灾,还有太监晚间行路,以灯照明,也是火灾的隐患。清代仅道光以后就发生失火案数起: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监韩进钰失火延烧西佛堂;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太监马庭贵失火延烧延禧宫;咸丰八年(1858年),太监禹得馨失火延烧延辉阁;同治八年(1869年),匠役城钰失火延烧武英殿;光绪十四年(1888年),护军富山失火延烧贞度门。

    紫禁城这场特大火灾,有人说是失火而起。但是失火于何处?谁是肇事者?没有人能说得清。

    还有一种说法是“天火”。“天火”即因雷电而引起的火灾。紫禁城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步建成、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始,因“天火”引起的重大火灾,史料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三次:永乐十九年(1421年),金銮宝殿因雷殛而起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化为一片焦土;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重建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再次遭雷击起火,并延烧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等;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重建的三大殿(改名皇极、中极、建极)再次起火,延烧乾清、坤宁二宫。三次“天火”均发生于明朝,有清二百多年,紫禁城里没有因“天火”焚烧的记录。

    只是在光绪末年,天坛祈年殿遭雷殛焚毁。因祈年殿为香楠木所造,着火时香闻数里。

    6 月正是夏季雷雨季节,据说是日曾有人听到雷鸣。这是紫禁城的第四次“天火”吗?

    (华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