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strong>孟子</strong>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译文】 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 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 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读解】 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但 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 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怎样顺应呢? 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 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同样的道 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 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 “顺受其正”的人。往上靠则是不知道命运,不“顺受其正”的人。 所以,其结果,“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征格而死者,非正命也。’ 一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正道;行正义,也就是正常的命运;相 反,如上所说,犯罪而死,则死于非命,不是正常的命运了。
由此可见,在孟子这里,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 其自然,顺其正理罢了。
就一般情形而论,说到命运,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不会有什 么感觉,无动于衷。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多半对命运不 屑一顾或者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青春焕发,生命力蓬勃向上,对 自己,对前途都充满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阳都有所不同,每天 的生活都有新的内容,奋发向上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四十岁以 上可就不同了,所谓人到中年,<strong>孔子</strong>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论语?为政》)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惑”与“知天 命”似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 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知天命’了,才谈得上“不惑”。其实, 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可见,四十、五十的确是个划分不清的年龄段. 或许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知天命要早一些,对 有些人来说,则要晚一些,而这又决定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与 境遇。总起来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命运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觉地 爬上心头,不由得你不信。这时,回顾自己半生之所为,少年时 代的理想与梦幻,青年时代的奋斗与血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悔恨遗憾也是徒劳的,明智之举,还是接受孟子的说法:莫非命 也,顺受其正。这样,或许多少会有所慰藉,有所解脱而脚踏实 地,问心无愧,清洒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下一篇(“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
尽心上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译文】 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读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话,是精神的自我完善。身外之物则是金钱富贵,名誉地位。
前者全在于自我,只要坚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后者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并不是你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更不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当然,不强求并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烦其自然。就像孔子对待金钱富贵的态度:“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说来也是,所谓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看得那么要紧呢?
下一篇(万物旨备于我矣)
尽心上 万物旨备于我矣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读解】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 主义哲学观。这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我们关心的 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 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由此来归结孟子为典 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 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 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 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 的快乐。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 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我们在 本书中已经多次提到,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它的积极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起来说,是 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 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 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 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 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 题”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气和信心。
下一篇(随波逐流,平庸之人)
尽心上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译文】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读解】 在黑格尔哲学中,这样的人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尚没 有达到“自为”的程度。所谓“自在”状态,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己认识自己。所谓‘咱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几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 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如此一对照,孟子所说的 “众也”当然也就是“自在”状态的人了。当然,这个“自在”的 概念,不是我们平常所说“自由自在”的意思。
在们今天的生活中,这种人被视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子惯成自然”,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真能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呢,?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智者的确这样提醒过我们。
可当你每天蹬着自行车在上班的人流中“随波逐流,时,你想过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吗?
下一篇(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 无耻之耻,无耻矣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注释】 ①之:至。【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读解】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 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 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 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下一篇(耻之于人大矣)
尽心上 耻之于人大矣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 ①机变:奸诈。【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读解】 “我
一念之差
出卖了无辜的人
我有大罪呀!”
犹大羞愧难当,跟踉跄跄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树下吊死了。 (《马太福音》)
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了善恶果,羞耻之心便油然而生。人类虽然因此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但却获得了在现实土地上生存的权利。
“知耻近乎勇。”(《中庸》)
纵使罪孽深重如犹大,羞愧而死,灵魂尚能获得拯救。
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否则,一次无耻,次次无耻,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嗜痴成癖,那就万劫不复,<strong>无可</strong>救药了。
下一篇(古之贤士,乐道忘势)
尽心上 古之贤士,乐道忘势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 ①亟(qi):多次。【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古代的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所以,即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读解】 乐道忘势,是弘扬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还是曾子所说的那个道理:“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五下》)他有他的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我有什么输于他的呢?这样一想,也就不把他的权势放在心上了。所以,真正的贤士能够笑傲王侯,我行 我素。
当然,如里王侯本身也能够好善而忘势,对贤能之士礼数有加,当成真正的朋友而平等对待,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领导人好善忘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乐道忘势,不逢迎拍马,屈从权贵。这是相反相成的两方面。正如<strong>朱熹</strong>《孟子集注》所说:“二者势若相反,而实则相成,盖亦各尽其道而已。”
下一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读解】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下一篇(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尽心上 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译文】 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后才奋发的,是平庸的人,至于豪杰之士,即使没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自己也能奋发有为。” 【读解】 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影响下,在领袖人物的率领下,的确可以涌现出一大批奋发有为的人物来。
不过,按照孟子的观点,要等到一定的时势,一定的领袖人物出现后才奋发的,还算不上是豪杰之士。真正的豪杰之士,是可以造时势的人,是没有领袖人物出现,自己也知道奋发有为的 人。
当然,孟子所谓“兴”,不一定非指改天换地、改朝换代的大事,也不一定要求个个都去做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奋发有为,乐观向上。说到底,就是要求大家自强 不息,不要以“不能”为借口,这也不为,那也不为。
只要人人奋发有为,个个都是“文王”。又何必一定要等到圣人出现才来拯救我们呢?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真正)
尽心上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原文】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译文】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 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 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读解】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
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
治人人畏,治心心服。
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是德治。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这是法治。
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 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下一篇(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尽心上 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①。孩提之童②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注释】 ①良:指本能的,天然的。良能、良知已作为专门的哲学术语,以不译为妥。②孩提之童:指两三岁之间的小孩子。【译文】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 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 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读解】 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告子上》)一样。比如说,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 长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进一步推导, 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是属于人的良能良 知范围。这就又回到“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上面去了。由此可见,孟子为了推行仁义礼智这些 儒者所崇尚的道德,<strong>真可</strong>以说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绕过去,绕 过来,从方方面面来论证,最后都落脚到仁义礼智这些天经地义的道德上面来。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天下成为仁爱礼让的大同世界。
应该说,儒者的理想是非常不错的,其主张人性向善,主张仁爱礼让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 那就只有各人们心自问,体察自身,从而作出各自的回答了。但起码的一条,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似乎还是通行天下的伦理道德。当然,并不排除有所谓件送不孝,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 越到现代,这种特例似乎越多起来了。
下一篇(操心虚患,多能通达)
尽心上 操心虚患,多能通达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注释】 ①疢(chen)疾:灾患。②孽子:古代常一夫多妻,非嫡妻所生之子叫庶子,也叫孽子,一般地位卑贱。【译文】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 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读解】 最粗壮的树,并不是生长在丛林中,而是生长在空旷的地方.最成功的人,并不是生长在顺境中,而是生长在逆境里。
清代人石成金《传家宝》说: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弗兰西斯?培根说:
“顺臣境最易见败行,逆境最可见美德。”
说到底,都是“生于忧患”。所以不要悲叹出身贫寒低微,不要抱怨遭人排挤。要感谢命运,感谢困难,甚至,感谢你的敌人。下一篇(大人者正己而物正)
尽心上 大人者正己而物正
【原文】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 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专以讨得君主的欢心为喜悦;有安定国家的臣,以安定国家为喜悦;有顺应天理的人,当他的主张能行于天下时,他才去实行;有伟大的人,端正自己,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读解】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不仅人各不同,人品各异,就是从政的品格也有高低不同。孟子这里所列举的,就是几种不同的从政品格。
“君人者”专以阿谈逢迎为务,尽妾妇以道,是宦官宠臣之列。
“安社稷者”是忠臣,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忠也往往有愚在其中。
“天民者”替天行道,不限于一国一君,如伊尹、姜太公之类。
“大人者”有圣德感化万物,领袖群伦,正己而天下平,是尧舜禹汤文武等人中龙凤,百年难遇一二。
孟子显然是赞赏“天民”,尤其是“大人”这样的圣贤级人物的。但不知他会把孔子和他自己放在哪一个等次上?事关圣人,他既没有说,我们也不好主观臆断,妄加揣测了罢。
下一篇(君子有三乐)
尽心上 君子有三乐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zuo):惭愧。【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读解】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见本篇13?3)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strong>陶渊明</strong>)
俯仰无愧,君子本色。
君子之乐,莫过于此。
当然,作为教书先生,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二乐俯仰无愧之外,还该三乐什么呢?或者,时代进化了,还有没有四乐、 五乐呢?
下一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
尽心上 君子本色,表里如一
【原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①不加焉, 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③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注释】 ①大行:指理想、抱负行于天下。②睟(sui)然:颜色润泽。 (3)盎(ang):显露。【译文】 孟子说:“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这是君子所想望的, 但却不是他的快乐所在;立于天下的中央,安定天下的百姓,这是君子的快乐,但却不是他的本性所在。君子的本性,纵使他的抱负实现也不会增加,纵使他穷困也不会减少,因为他的本分已 经固定。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植根于内心,外表神色清和润泽, 呈现于脸面,流溢于肩背,充实于四肢,四肢的动作,不用言语, 别人也能理解。”【读解】 治国平天下是人间的赏心乐事,也是儒学外治(与内修相应)的最高境界。但对于真正的君子来说,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仁义礼智根于心,清和润泽显于外才是本性所在。
孟子所描述的,是一个胸怀高远,雍容大度的儒雅君子!外在形象与内在灵魂统一,表里如一,通体流溢着生命的光辉。
想来,即便在儒教中,这也不过是一个理想人物罢了!
因为他已超越了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就像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站在高高的山上,睥睨着人类。
但他不是超人,因为他并没有离开人间,没有上过查拉图斯特拉那座山。
下一篇(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尽心上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原文】 孟子曰:“易其田畴①,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 或礼,财不叮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 大,无弗与者,至足矣②。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 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注释】 ①易其田畴:易,治,耕种;田畴,田地。②矣:这里的用法同 “也”【译文】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老百姓富足。饮食有 一定时候,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老百姓离开了水 与火就不能够生活,可是,当有人黄昏夜晚敲别人的门求水与火 时,没有不给与的。为什么呢?因为水火都很充足。圣人治理天 下,使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了. 老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读解】 这一段与孔子“先富后教”,以及孟子自己在《滕文公上》里 论述“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是相通的,而与《大学》所论 “德本财末”,孔子所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以及孟子自己所论“以义治国,何必言利”(《粱惠王上》的观 点则有些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出儒家学说在政治和经 济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先富后教”、“有恒产者有恒心”和这里 所说的“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都表现了儒学抓经济基 础的一方面,而“德本财末”、“放于利而行,多怨”,以及“何必 言利”的观点则表现了儒学重政治,重教化的一方面。孔子也罢, 孟子也罢,儒家先贤们的确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侧重和说法。所以,我们可以把以“德本财末”和“先富后 教”为代表性说法的两种思想看作是儒学在治国问题上的一对矛 盾对立范畴。至于这一对矛盾对立的范畴是否得到过“统一”的 解决,从理论上看,儒家的先贤们似乎没有作过这方面的专门论 述,而我们的感觉,他们总的倾向上还是更偏重于政治,偏重于 教化方面的。从实践上看,在不同的时代,不用的社会时期内,情 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政治与经济作为对立统一而又相辅相 成的两极,对它们的不同侧重似乎贯穿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 个阶段。直到今天,我们不也还在探讨这个问题吗?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而又要“谈政治”,使我们感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的确是我们怎么也摆脱不了的一对矛盾对立而又应该得到统一的 施。至于怎样来使它们得到统一,则是一个非常复杂、因而不 是我们这里可以置一辞的问题了。
当然,从这一章,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孟至少不是空谈 “礼义兴邦”的迂夫子罢,虽然后世不知出了多少迂腐的儒生!
下一篇(观于海者难为水)
尽心上 观于海者难为水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 “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 当然是极端,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 “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 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 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 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 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 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下一篇(为谁辛苦为谁忙)
尽心上 为谁辛苦为谁忙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利者,蹠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路之分,无他,利与善之③间也。”【注释】
①孳孳(zt):同“孜孜”,勤勉不懈。②腑(zhi):通常作“跖”,相 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所以又称“盗跖”。③间(jian):区 别,差异。【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盗路一类的人物。要想知道舜和路有什么区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读解】 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
“好忙啊!好累啊!好辛苦啊!”
这些都是现代人常常听到,而自己也常常发出的感叹,几近于口头禅了。
同样的,我们也爱问同事和朋友:“这几天忙什么?”
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时时处处似乎都在疲于奔命之中。虽然“鸡鸣而起”往往已被“睡懒觉”取而代之,但“三更不寐”不也 同样是“孳孳”而为的吗?
还是那句话:“忙什么?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