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章 气色的类型(2/2)
    “一日之气色”,则因早、中、晚气候的变化而有小范围的变化,大致上是早晨气色复苏,如春天之草绿;中午气色饱满充盈,如树木之夏茂;傍晚气色渐隐渐伏;夜间气色平静安宁,即秋收冬藏之义。

    故《洞微玉鉴》中云:

    “气者,一而已矣。别而论之,则有三焉:曰自然之气;曰所养之气;曰所袭之气。自然之气者,五行之秀气也,吾秉受之,其请常存。所养之气者,是袭义而生之气也,吾能自安,物不能挠。所袭之气者,乃邪气也,若所存不厚,所养不充,则为邪气所袭也。”【智慧典例】李国用知<strong>赵孟</strong>頫

    一个人的外形、身份地位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而改变,但其本质则是不易改变的。

    我们常常听说某人不怒自威、天生一股慑人的气势,就属于这种性质。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说的是<strong>曹操</strong>在准备接见西域一使者时,担心自己相貌不美,让使者见了有失国威,故让一臣子扮成自己,他本人却站在假曹操旁边。

    使者谒见完毕退出来后,知根底的大臣问他对曹操的印象如何,那个使者说,曹操很好,但他旁边那个人更有英雄之气。

    观气术有时又称观人术。有一本名叫《辍耕录》的书中说了这么一件事:元朝初年,有一个名叫李国用的人,从北方来到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

    当时都传说他是个神人,能望气相人,据说他望气的水平很高。

    大至一个城市、一片森林,小至一个人都能见到上面发出的各种颜色的气,这种气有的黄灿灿的,有的红红的,有的七彩交加,非常好看。

    据说,这种气一般的凡人是看不到的,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观气士才能看到,并且从其中分辨出吉凶祸福来。

    李国用来到杭州之后,正值北方的元朝和南方的南宋王朝在交战,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北方的蒙古可汗忽必烈正雄心勃勃,打算荡平杭州,统一中国。迫于这种局势,南宋的王子王孙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恐不安。李国用一到杭州,便望见此城笼罩着一片黑气,知道这个城市不久将有血光之灾,早晚要城破换主。当时那些巨商大贾、达官贵人都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怎样,便不约而同地请李国用为他们望望气。有一天,南宋谢皇后的<strong>孙子</strong>谢退乐预备了早餐,请李国用一同进食。李国用来到之后,便大摇大摆坐在中间最显赫的位置,那些平时趾高气扬的显贵们,只好在下位就座。席间,达官贵人们纷纷请求李国用预言吉凶,但李国用却看着他们,不发一言。此时,刚好有一下级官吏从外面走来,大家都认出是<strong>赵孟頫</strong>。此人面上生满风疮,一副倒霉样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李国用一见赵孟頫,便从座上站起来,起身迎了上去。他告诉座中客人说:“我从北方过长江之后,相人千万,只有这人的福分最大。等他面上的风疮好了之后,便会有帝王召见。请你们记住,他将来必定官至一品,名闻四海。”后来赵孟頫果真成了元朝忽必烈皇帝手下极其有名的大臣,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名声显赫。而且他的书法也非常有名,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学习书法的人在临摹他的作品。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实。但从一个人的气质判断其前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切不可迷信这种所谓的相人术,要了解一个人,只有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才能更有把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