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哲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章 言辞上低调一点儿(12)
    第四章 言辞上低调一点儿(12)

    如果一开始便与对方唱反调,反而对自己不利。

    欲进还退不仅可以用在交际中,而且还可以用于辩论中。在唇枪舌剑的交锋之中,一味地强攻急进是不可能获胜的,就像打出拳头之前要先收回拳头一样,有时为了出击有力,还须适当退却。只有始终牢记目标,洞察进退的利害,把握进退的时机和分寸,以退为进,才能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晏婴是齐国有名的辩士。有一次,齐国派晏婴出使楚国,在酒席上,狂妄强横的楚王见晏婴身材矮小,出言嘲弄他:“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当使臣?”

    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婴不慌不忙地说:“齐国首都临淄大街上的行人,只要举起衣袖,就能把太阳遮住,人们流的汗像雨一样,走起路来肩碰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会没人呢?”

    楚王继续揶揄地说:“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当大使呢?”

    这时,晏婴说:“是啊,我们国君委任使臣是有规定的,最有本领的人,就让他出使到最贤明的国君那儿去,没有本事的,就出使到无能的国君那儿去,我正因为无才又无貌,才被派来出使楚国!”

    晏婴面对骄横的楚王先示弱,承认自己正如楚王说的不行,这是他的“退”,这让楚王更加志得意满;在楚王最兴奋的时候,接着说齐王派遣使臣的规定,得出的结论是正因为我最无能,所以被派到了最不贤明的楚国国君这里来,给楚王一记当头棒喝。这种以退为进的辩术保住了国格和自己的人格,同时又让对方深受打击,比直接无礼地呵斥楚王,效果要好得多。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